一,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他从18世纪末开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到了1850年以后就不再有一个涵盖诗,哲学,艺术,科学与音乐的纪元了。有人说浪漫主义是欧洲人是最后一次对生命的共同进路,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所称的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就是指那些满脑子自然世界灵魂与艺术天才的浪漫主义者。这种浪漫主义最先兴起,尤其是在1800年左右在耶纳这个小镇上。 另一种被称为民族浪漫主义,不久就日益风行,尤其是海德堡。
二,浪漫主义的口号 当时的新口号是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过去部分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包括卢梭在内也曾提到感情的重要性,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开始批评过于偏重理性的做法,以往隐而不显的浪漫主义如今成为德国文化的主流。
三,浪漫主义者 康德对人们的影响力并没有持续很久。许多浪漫主义者次认识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已经确认我们对于物自身所知有限,同时他也强调自我的作用对于知识或认知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的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浪漫主义者便利用这点发展出几乎毫无限制的自我崇拜,并且因此而歌颂艺术方面的天才。
四,天才 那时候有很多这样的天才,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他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情感与渴望,比起巴哈和韩德尔这些多半以严格的音乐形式创作乐曲,以歌颂上帝的巴洛克时期大音乐家贝多芬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在《月光奏鸣曲》中你可以听出是多么的浪漫,而贝多芬在第五号交响乐中又是如何生动的表现自己。
五,相似之处 文艺复兴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两者都强调艺术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康德有很大的贡献,他在他的美学理论中研究了当我们受到美的感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认为当我们忘记自我,忘记一切完全沉浸于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就比较能够体验到物自身。
六 ,看法 浪漫主义者的看法为艺术家可以提供一些哲学家无法表达的东西。根据康德的说法,艺术家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他的认知能力,德国诗人席勒更进一步发挥康德的想法,他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就像玩游戏一般,而人唯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因为那是他可以自己订定游戏规则。浪漫主义者相信我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以言喻的经验,有人甚至将艺术家比作上帝。
七,谢林 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生于1775年~1854年间,他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他认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的表现,就像史宾诺莎一样。谢玲说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自然,因为我们在大自然中到处都可感受到产生结构的精神,他说物质乃是沉睡中的智性。
八,赫德 在历史方面,浪漫主义者也有同样的看法,生于1774年~1803年间的历史哲学家赫德,后来成为一对浪漫主义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他认为历史的特性就是连续进化与设计,我们说他的历史观是动态的。因为他把历史当成一个过程。
九,艺术 浪漫主义者把植物和国家都当成活生生的有机体,因此一首诗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语言也是一个有机体,甚至整个物质世界都被看成有机体,从这方面说,民族浪漫主义与一般性浪漫主义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民族与民间文化之中也像自然与艺术一样存在有世界精神。
十,艺术音乐 什么叫艺术音乐?艺术音乐是由个人创作的音乐,民俗音乐则不是由任何人写成的,他来自整个民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无法确知这个民谣发源的时间的缘故,同样的民俗故事和艺术故事也是不同的。艺术故事是什么?所谓艺术故事是由某位作家如安徒生所写成的,而民俗故事则是浪漫主义者所积极开发的类型,德国有位霍夫曼就是此中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