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李关系
1872年曾国藩病故后,李鸿章在致曾国藩的两位公子书中说:
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
在挽联中: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里内安外襄,旷世难逢天下才
曾对李无疑有知遇之恩,曾和李的关系确也不是简单的师徒关系。从师生、主宾变为上下级,同级。在官场中各有各的利益。作为洋务派的领袖,他们在维护洋务派和“地方”利益方面,与顽固派的斗争中、与“中央”的博弈中更多是互相支持。
在曾国藩的参折中,最负盛名的是《参翁同书片》,出字李鸿章手。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是咸丰帝和恭亲王的老师,历任工部、户部尚书翁心存长子,其弟是大名鼎鼎的帝师翁同龢。
其中一句:
臣职责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委实老辣。朝廷只得不情愿判翁同书“拟斩监侯”。曾国藩称赞:
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自荐,当上淮军Leader
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在《复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
用楚军之营制,练淮、徐之勇丁
咸丰十一年(1861年),沪绅代表抵安庆请求曾国藩救援。此时曾国藩需要有一人能带军援助。李鸿章并不是援苏的第一人选。第一人选为:曾国荃,这时的曾国荃自攻克安庆后,一门心思在客复南京。无暇也无时间他顾。第二人选为:老乡陈士杰,而此时石达开正带兵骚扰陈的老家桂阳,陈不敢一日离。两个候选人都有理由不去,最后才落到了李鸿章的头上,且李还来了个“自请”。由此才有了后来的淮军统帅!
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带着淮军曾国藩从湘军拨给的八营队伍共十三营,奔赴上海。同时经曾国藩的推荐,到上海后李鸿章就得到朝廷任命为,江苏巡抚。
与直属领导的相处
朝廷令会攻雨花台的对策
如果从同治元年曾国荃进扎雨花台算起,到同治三年,则已耗时两年,天京则毫无成效。而此时李鸿章却连克名城,捷报频传。故在李鸿章攻克常州后,朝廷命李鸿章接防东坝,并有 会功(南京)之说
.李鸿章此时和曾国藩表明立场:
前廷旨有令敝军会攻之说。鄙意苦战日久,宜略休息,且阮丈劳苦累年经营此城,一篑未竟,不但洋将常胜军不可分彼功利,即苏军也需缓议。...七月中旬可派鹤弟(李鹤章)带数将前去。
李鸿章面对朝廷的会攻旨意,一面向曾国藩表明不争功的立场;一面将部队开到左中棠的管辖地湖州北部的长兴,以避开朝意。
这期间,李尽可能的拖,以人力不足,等种种困难,“沥陈下情”。
曾国藩回朝廷也相当高明:
前接李鸿章来函,言苏军将士太劳,宜少休息,待会克长兴、湖州,再行选将拔兵助攻金陵等语。然使仅请派将前来,其知者以为怜该抚之过劳,信苏将之可恃;不知者以为臣弟贪独得美名,忌同列之分功,尤非臣兄弟平日报国区区之意。合无吁恳天恩,饬催李鸿章速赴金陵,不必待七月暑退之后,亦不必待攻克湖州之时。
工作汇报
事事商量,虚心求教
李鸿章到上海后,虽和曾国藩分处两地,仍然通过书信频繁地与曾国藩交流。凡事都与曾汇报,敬求训示做主
,乞钧示
乞核示
。曾国藩则在信中淳淳教导。
比如上海的洋人问题:
洋人性急不可待,将若之何?敬求训示主裁。
曾国藩指示:
与洋人交际,......曰言忠信,曰行笃敬,......曰先疏后亲。忠者,无欺诈之心;信者,无无欺诈之言;笃者,质厚;敬者,谦谨。此二语者,无论彼之或顺或逆,我当常常守此而勿失。
懂得力争,摆事实,讲道理
同治二年,曾国藩因需调黄翼升入淮,李鸿章因正攻打苏州的紧要关头,拒不同意。曾国藩以参办
为威胁,李仍不为所动。曾只好作罢。
然而,李鸿章意见虽坚,绝大多数时候,表面上却总是“吾师”不离口,反复摆困难,讲形势,低声下气,一面顶撞曾国藩,一面又说什么吾师海量盛德,求勿以此芊芥致伤天和
。可看出李的情商很高。
懂得解决领导难题
李在上海竭尽全力为曾国藩提供饷源。同治二年,曾国荃部缺粮,曾国藩要求李鸿章想办法提供八万两白银。李鸿章在淮军已出征苏南,饷项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仍在一个月左右凑足六万两及时送去。使得曾发出枯旱得雨,众苗勃兴,感荷何极
的感谢之言。
-- 参考《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3》,《战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