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黄灯第一次做家访,是去云南腾冲的一个偏远的村庄。
那里有绵延起伏的高黎贡山,与缅甸接壤,从广州过去要花两天两夜。
黄灯在腾冲的学生叫黎章韬,是个爱读书的小伙子,但在大学课堂上总是沉默寡言,不怎么引人注目。
黎章韬的父亲生于1970年,三个月大时就没了爸爸,被迫跟着母亲,也就是黎章韬的奶奶,寄居在新组建的家庭里。
这位父亲从小喜欢画画,很有艺术天赋,但在一贫如洗的农村重组家庭里,根本不受重视。
他只读到初一,就被迫辍学,14岁进了矿山干活,后来又去缅北当伐木工。
1991年黎章韬出生时,他的父亲只有21岁。
按照当地的传统,结完婚、生完孩子,就得分家单过了。
从此,黎章韬一家三口,在一处简陋的茅屋里生活了整整14年。
走进黎章韬家的老茅屋,黄灯感到触目惊心。
说是“房子”,其实就是拿几根木头搭了个架子,顶上铺一层茅草,再用竹子在外面编一圈篱笆。
屋里只有一间厨房、一间堂屋和一间睡房。
家里的粮食没地方摆,就堆在床底下。
腾冲的气候湿润多雨,粮食经常受潮发霉,但早年间,因为家境窘迫,他们根本不舍得扔。
在黎章韬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经常吃“五颜六色”的米饭。
长大后他才知道,那是用发霉的米煮的。
这么一个贫寒的乡村少年,是怎么走出大山,考上大学的呢?
黄灯发现,家庭教育非常关键。
黎章韬的父亲虽然境遇坎坷,没读过多少书,却是一个坚定正直,很有耐心的人。
他在缅北打工时,不仅洁身自好,远离当地的毒品和暴力犯罪,还学会了根雕的手艺。
黎章韬十几岁时,父亲回到腾冲,开了一家木雕作坊,家里的经济条件渐渐有了改善,也搬出了茅屋。
母亲则常年在家务农,一边拉扯孩子,一边砍柴、养猪、卖米线贴补家用,极有韧性。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黎章韬很早就懂事了。
他不仅会帮母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还跟小伙伴一起捡废品、卖冰棒。
初中时,黎章韬的不少同学选择了退学,外出打工,他自己也有点心动。
这个时候,父亲主动找他谈了一次话,告诉他:
我不想你走我的老路,半世奔波。
只要你想读书,还读得进,我一定支持你。
这些话,黎章韬都听进去了。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后来也顺利考上了黄灯当时执教的二本院校,实现了从山村到大城市的“人生突围”。
不过,黎章韬毕业之后的选择,一度让黄灯有些担心。
他放弃了广州的一份银行工作,回到腾冲老家,和父亲一起经营木工作坊。
黄灯有一阵没见他,担心他过得不好。
但到腾冲一看,黎章韬已经通过互联网,把家里的生意营销到了外地,买卖干得有声有色。
大学时代积累的眼光和技能,他是一点都没浪费。
黄灯也见到了黎章韬的父亲,这个中年人依然保留着过去的习惯,定期要和儿子喝茶谈心,用朴实的语言告诫他:
“不能吸毒,不能醉酒,不打麻将,不浪费时间。要好好过日子,好好谋事情。”
黄灯感慨地说,她在广州,见过不少城市中产家庭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
但在黎章韬的父亲身上,她发现:
许多乡村父母,同样重视教育,同样在以他们的言传身教和陪伴,引导孩子走上更宽广的人生道路。
从世俗角度看,黎章韬从广州回到腾冲,似乎是一种后退。
但他有和睦的家庭关系,有亲人的理解支持,能把大学时代习得的知识付诸应用,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经历了高等教育的淬炼,黎章韬的人生会比他的父辈有更丰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