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教育自传,也不知怎么写起,就写写我当教师时的一些小事吧。
我是一名标准的80后,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父辈们的贫穷和无奈深深地影响着我。初中毕业中考后,我按照父母的意愿毫不犹疑地报考了我们本地师范。说是毫不犹豫,也是给爸妈做的样子,实在不想因为上学给家里增加负担。再说了当时的师范是包分配的,可我对包分配真的不理解什么。等到拿到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开始转粮户关系时,我一下子意识到我真的要成为一个很不一般的人。五年的师范时光一晃而过,等毕业后参加招聘会,我才知道当时的政策大学扩招,自主择业是什么意思。拿着毕业证只好回家。好在是打听到我们附近的村小缺一位代课教师,只好去干了。
这个村小只有5位老师,他们都是正式在编教师,只有我是代课教师。虽说是代课教师,他们也丝毫没有把我当代课教师。学校对我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那位老校长,对我态度和蔼,常常让我听他的课,当面示范给我看。吃住在学校,一到放学,学校里就我一个人了,夜里的风很大,常常到很晚才睡着。尽管如此,我在这个学校也赢得了同事和家长的喜欢,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不觉得有什么困难了。尤其是这里尊师重教,民风淳朴,这里的孩子,勤奋踏实,学习很认真,我的教学也很轻松。
转眼间代课教师已经三年了,在这期间,参加过公务员考试也没考中过。就在这时机会出现了。我们临近的一个县招考小学教师。或许是一直在教学一线,能常常看书的缘故吧,我很轻松的考上了正式老师。
那种感觉真是无法形容,我们上师范一个班的,很多在代课时放弃了教师工作,另谋生路了。
成为正式教师,我也还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向老教师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工作任劳任怨,认真对待每一位孩子。再后来,县上组织农村教师进城考试,我也考过了,也就是干到现在的我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坚持“多学习,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工作,和蔼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后的教育的路很长,我想只要踏实干好,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终究换来孩子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