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慨:要是我像某某某那么牛就好了。可是,我又发现,那些我羡慕的某某某大牛,大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于是,我又有了这种想法:虽然不排除一些人到老都不长进,但是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伴随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阅历增加,正是我们获得成长与进步的重要因素。既然是这样,那么“成长”是不是就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存在着一颗不甘人后,被他人认可的内心,哪怕虽然他的实际能力并不匹配。但正是这种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敦促着我们不断努力前行,从而在实践经验中获得一定的成长。所以有句话这么说的,你只管努力,让时间来成就你。李笑来老师常说的,等待时间的复利效应,我想应该也是这个道理。可是,令我有时感到悲凉的是,我们如此努力地朝前走,等待着时间的发酵酝酿,终于我们获得成长与进步。有一天,等到我们成长为我们曾经羡慕的那些“牛人”的样子时,蓦然回首,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会发现我们已经变老了。成长令人欣喜,衰老却令人感到悲凉~
可是,成长与衰老真的是反比例的关系吗?虽然大部分的人在较高的年龄阶段,确实会具备更高的能力水平,然而现实中也不乏有一些年轻者,很较低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获得较高的能力水平。先别急着评判“人家是天才”或“那只是少数个别情况”,既然存在,就可以找到它存在的理由。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人生。对所有人来说,每个人拥有相同的人生时间长度,却拥有不同的成长率。如果你的成长率越高,你就成长得越快,那么你就可能跨越年龄。相当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更多的收获与体验。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在每个人的成长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这岂不是增加了生命的长度?换言之,这种长寿法叫做“增加生命的广度”。
如何提高成长率,增加生命的广度,从而“长寿”?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我们有限的精力范围内,我们的成长率是处于一定范围的,或者说,我们的成长率是有临界值或天花板的。但是如何才能突破这种物理性的局限呢?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有限精力进行使用方法上的升级:获得高质高效的体验。
由于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那我们想要在有限的人生时间长度内,拥有足够丰富的体验也是有限的。如何拓展人生体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他人的经验中吸取成长的资源与能量——读书读人!更进一步,想要获得更高的成长率,就要在既有的经验素材中做选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好书读牛人!
把自己置身于好书之中,把自己置身于牛人群内。让好书影响自己,让牛人影响自己。系统上来看,就是给自己创造一个促进较高成长率的环境。这个环境里的各个要素,都会联合在一起,全方位高效地促使你更快地成长。
感悟: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做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也可能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这取决于,处理这个事情的操作系统的水平。能力操作系统越高,处理事情的速度越快。很多时候,不是事情太难,而是你的水平太低!所以,抓紧成长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