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得失,照出兴衰,更能照出人性善恶。历史更是一路标,在飘忽不定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指明最符合人类发展的选择。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早熟的民族,此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之表现,生命力强盛的之根本。当全世界的古文明都尽销声匿迹,无继承无传递,甚至了无痕迹之时,中华文明却以绵亘不绝,相续相连,永不相断的豪气与雄壮,伟岸的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足以中华文明的悠久与早熟得以充分体现,就足有资格让古之生存人民与文明为其跪拜激动不已。
2500年前的岁月里,夜很黑。物质文明欠发展,人们衣着简单,餐饮随意。在这么一个没有解决国民之“小康”的社会里,却有着一个个怀揣伟大智慧的先贤,闪亮于漆黑的苍穹,犹如流星划过星空,指向人类的文明。
他们探究社会治理,拷问生命意义,寻找人类和谐的药方。他们积极投入学问的实践,为此尸填沟壑亦不足惜。他们又相互敬重、相互辩证,只为寻求最为“至真”的理论,“至爱”的人性。他们又传道授术,让自己的精神与追求,得以继承与发扬。
他们就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公元前134年,汉武大帝为迎合中央集权的统治,采纳董仲舒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治理,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后的几千年,星空不再相映璀璨,闪亮的星就一颗,就剩下了一种思想,就留下了一个儒家,伴随着朝朝代代的更迭置换。而其他的星星,消逝了,暗淡了,弱化了,忘却了……
如果历史让百家争鸣依旧,让百花齐放芬芳,中华文明星空相互辉耀,相互衬托闪烁,会不会更加光芒万丈,冲破星际,响彻云霄。
古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今有”罢黜百家,独尊科学“。科学也只是人类文明的花一朵,试看今朝,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继承圣贤,我辈是否能培育出更多的”超现代“、“超西方”、“超科学”、“超生命”的思想?
相信,不久将来,必还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南怀瑾先生已经为我们指明了”超生命科学“的方向,而人类更需要“百花齐放”与群星闪耀的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