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原生家庭,拥抱爱情——文章读后感
“父母婚姻的质量,就是孩子眼中爱的最初模样”
“相恨相杀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恐惧和悲伤,让他穷尽一生也难以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
文章读完后这两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断反思我的原生家庭。
我的母亲很勤劳,80年代以后干着个体的小买卖,80、90年代的个体户虽然辛苦但都能挣着钱,因此家里经济还算殷实。我的父亲国企的一般职工,工作上没有任何建树,国企经营效益不好,但赶上提前退休的政策后,退休比较早,于是就给母亲的个体生意搭把手。从小我听得最多的是母亲对父亲的指责,而父亲只是默默的忍受,这只能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强势和父亲懦弱无能,感觉不到他们的相互关心更不用说爱情了。父母间没有嘘寒问暖,至于牵手或更为亲密的动作就更不可能见到。而我也很少感受到他们的关心,即便我很优秀,学习从来没让父母操心,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第一、年级也是能杀进前10的,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我只听到母亲在外面前面夸我,这在我看来这只是炫耀;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没有在外人面前夸我,到是外人经常在他面前夸我,然后父亲就只是傻傻的乐。刚上高中时,家里的一次争吵,让我把自己的心渐渐封闭起来,给人一种冷冷地,不愿他们走近的感觉。
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给我留下的爱的模样,显然是缺失的。但对于爱的渴望是人性的本能,我也只能从电视剧中寻找爱情的模样,但是肥皂剧中爱情因为戏剧冲突的需要,是夸大且不真实的。原生家庭爱的缺失和肥皂剧中的爱情幻想让我的情路比较坎坷: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面对异性的追求,无法分辨自己是否动心,对方是否真心,犹豫中就错失了机会,渴望爱情又不知道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于是当自己需要找个人过下半生时,遇到渣男就成为了必然,失恋后,缺少父亲这个理应是我最信任的异性的开导,很长时间不能走出来(因为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懦弱的,所以我并不信任他可以帮我,而且从小到大我似乎习惯了靠自己)。这样叠加的结果就是我31岁才找到Mr.right,结婚。我是幸运的,在感情不顺时有室友、闺蜜的开导,也正是室友的介绍及极力促成,才使我遇到现在的老公成就美满因缘,金牌红娘得颁发给我这位室友。也许不少跟我经历类似的人,到30多,40了都还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
以上的这些体会,是我结婚以后才慢慢悟到的,更准确的讲是我第一次去我老公(当时还只是男朋友)家见家长时,才开始的,记得一路上他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很多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不然,婚姻应该是爱情的新起点吧。结婚让我组建了另外一个家庭,这才让我有机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我的原生家庭,并得以看到我老公的原生家庭。
30多,40了都还无法走入婚姻殿堂,也许正是因为难以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们又如何能够看清原生家庭对自己爱情模式的影响呢?过来人的建议是:走出网络或肥皂剧带给我们的爱情虚幻,既然暂时无法组建新的家庭,那么至少可以多与异性接触,观察他的原生家庭。祝愿大家都能走出原生家庭,拥抱爱情!
最后,以开头的下半句做结束语,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孩子,但那将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亲相爱的父母,在孩子心头撒下安稳和阳光,让他拼尽全力也要找到自己心中那片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