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大理的段公子没有陪乔帮主豪饮四十大碗,倘若竹林七贤的碗中是水而不是酒,倘若景阳冈下的大旗上写着“本店只有茶”,那这世间会失掉多少动人的故事啊!
爱酒之人多有这样的体验:酒有一种莫可名状的作用,如果两个人都喝醉了,常能产生一种惺惺相惜之感。觥筹交错之际,仿佛情感相融,精神互通;无须多言,只要一个眼神、一杯酒,便能确信:嗯,你懂我!
科学的解释是,这是多种“神经递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解释很不浪漫,与酒的气质不相符。我看,要用苏轼的词来解释:“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因为喝了酒,你我都卸下了一身的伪装,两个人真情流露,且歌且舞。难得的松弛,辅以酒精的刺激,让人神清气爽,倍感舒畅,这才有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心心相印之感。
也因有了同歌、同醉的经历,两个人都留下了酒后的回忆,彼此醉后的窘态心照不宣,于是这份默契还为我们增添了一丝“笑而不语”,感情便建立了。
你看,酒是神奇的东西。再美丽的话语都未必能做到的事情,酒却可以轻易实现。倘若大理的段公子没有陪乔帮主豪饮四十大碗,倘若竹林七贤的碗中是水而不是酒,倘若景阳冈下的大旗上写着“本店只有茶”,那这世间会失掉多少动人的故事啊!
更有趣的是,酒不是人类独享的饮料,许多人类的近亲也像我们一样喜好这杯中之物。在东加勒比海的圣基茨岛上,人们发现丛林里的野猴子会偷鸡尾酒喝。游客们必须紧紧握住自己的酒杯,否则眨眼之间,手中的美酒便会沦为猴子们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