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有作品
假如一个人想要成为小提琴家,需要从五、六岁时开始练琴,重复枯燥练习,直到手指形成肌肉记忆。小提琴与吉他有个很大的区别,吉他有音阶,而小提琴没有。小提琴最初要拉准一个音,就需要不停练习,直到肌肉都有了记忆,清楚那个点的这个音。
思考的难度,可能是跟小提琴的难度有点差距,但同样不容易。从简单的思考,到把它内化成一种,类似肌肉记忆的东西,也是需要不断重复地练习。在其中有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就是作品,把关于人、事、物的思考,变成作品,就像长期练习,手指记住了一样。
思考也会从一个刻意的行为,变成根植内心,自发运转的工具。每个人的作品,从起点、改进到最终成型,都经过了一些卡住的点,有最初的积累,克服了一些问题,并且最终会给创作者,意想不到的好处,而且巩固和深化了以前的学习,毕竟教是最好的学。
所以人要有作品,哪怕最初粗糙、糟糕,像个野蛮人。一旦形成后,会边做边思考,比如我的写作。在开始写之前,不知道有什么,写了之后,想着为自己最终的作品负责,不能虚伪,不能空泛,不能为世界制造垃圾,那不是我要的。
安全感带来的困境
我的行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概一年多以前。开始原因,最初是恐惧,对当下,更严重是未来的恐惧、不安全感。这个让我下定决心开始,改变了那种‘晚上想的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生活。为什么我这么长时间一直心里和行动不一呢?
因为不困难、不痛苦。似乎人对陌生环境,总是保持敬畏,熟悉环境带来安全感,当然百分百的安全感,也会把人困在原地。陌生环境≈危险、困难、痛苦等,面对陌生环境,我习惯性地高估负面情况。长期看悲观是有远见的,能让我们更安全、舒适地存活下来。
人习惯呆在舒适区,名字叫舒适区,可未必舒适。比如监狱,不是舒适的地方,可人习惯呆在那之后,突然出来,反而会不舒适,甚至有自杀的人。想想自己所处的阶层,是舒适区,同样距离舒适很远,更像是在泥潭里打滚。
行动为思考助力
只是总需要为了内心的恐惧、不安全感做点什么。在对抗内心焦虑时,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做法,概括来讲,大概三个:顺从、强势或超脱的态度。我最初习惯逃避,也就是超脱,假装不在意,后来发现,不解决问题,就转变成更积极的行动。
比如学习、观察、思考,在投资界,有个类似的观点,假如一个股票的获利空间是100块,看到这一点,值20块;做到符合的条件,值80块;真正得到才是100块。即使真的做到了,还有运气的成分,以及拿不拿得住的心态问题。世界上,就是有些地方更需要运气,而有些更需要技能。
而现在的行动方向,更偏技能一点。假如没有那次恐惧,可能我现在依然在泥潭里,而没有转身攀登。一旦真正驱动自己开始攀登,会在路上看到希望,看到鼓励,耐心直到持续下去,一天没有行动,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最初就一句,像耐克说的,Just do it。
谢谢欣赏,个人能力有限,欢迎留言评论。部分问题来自《通往财富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