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偏爱看人物传记,想看看别人的人生都是怎样过的。
在旧书网上淘书,无意中被一本书的封皮吸引。这本书叫《合肥四姐妹》,封皮上是四人的合影。两人坐在前面,两人站在后面,前面的想必是大姐和二姐,后面是三妹和四妹。四个人穿着样式和花纹都不同的旗袍、梳着不同的发髻。眉眼和脸型相似又各有特点。看年龄,都应该在20-30岁左右。从衣着和配饰上看,应该是大户人家,特别是右下角的这个女子,低头浅笑,露出了头上的浅色发卡和耳朵上佩戴的珍珠光芒的耳饰,很有古典美人的韵味。这张旧照片因为年代久远和当时照相的技术,看起来不是很清晰,更为这张老照片增加了神秘感,我好奇她们究竟经历过怎样的人生。
于是把书买了回来。看过才知道,这张氏四姐妹不是一般人,出身于名门,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四姐妹在当时就很出名,他们的丈夫也是名人,长女张元和的丈夫是有着“上海滩第一小生”美誉的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女张允和的丈夫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张兆和的丈夫是著名作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小女张充和的丈夫是德裔美国汉学家、耶鲁大学著名教授傅汉思。
张家从前只是普通的农民,张氏家族的兴盛起于曾祖父张树声。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军,从当地百姓当中召集志愿军,张树声就要在其中。后来张树声立下赫赫战功,受到了皇帝的封赏,张家从此获得了显赫的地位和不尽的财富。张树声曾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淮军二号人物,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贵州巡抚和广西巡抚,后升任两广总督,晚年出任直隶总督,为清朝九个封疆大吏之首。所以张氏姐妹真正是出身于名门。
到了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这一辈,对做官不感兴趣,虽然没有曾祖父时的风光,但凭着万亩良田每年的租金和房产,张家家境依然极好。虽生于官宦之家,却没有富二代、官二代的陋习,他思想开明,痴心于平民教育,先后创办了男校平林中学和女校乐益女中。张武龄和妻子陆英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在张家祖母不允许女孩去学堂的时候,他们就把各学科老师请到家里。因此四姐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是知识女性。
大女张元和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1951年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后去北京,入读燕京大学研究院。二女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后在光华附中担任历史课老师,1952年被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历史教材编辑。三女张兆和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学担任教师,几年后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二部,解放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二附中担任教师,后调任《人民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湖畔》等。小女张充和1934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活跃于文坛,发表了不少诗歌、散文和小说。1948年与美国人傅汉思结婚,1949年1月赴美定居,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工作,后来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多年。
张充和刚出生不久就过继给没有后代的叔祖母李识修,李识修是李鸿章的亲侄女。从小就跟李识修背唐诗,学吹箫,读私塾时,李识修请来考古学家朱谟钦,教她古文和书法。朱谟钦是清末民初绘画、书法大师吴昌硕的弟子,功力颇深,张充和的书法功底就是跟着他打下的。16岁时,张充和回到苏州,父亲请来沈传芷、张传芳等名师,教她昆曲,又请有“江南笛王”之称的李荣忻教她笛子。这样的教育背景,在当今也是少有的。
张氏姐妹出生于1907年-1914年间,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国社会大多处在战乱和饥荒当中,可是大姐元和小时候的玩具能摆满一屋子,这是怎样的差距啊!残酷的是,现在的社会, 这样的差距也依然存在。
人的一生如果想要过得不错,有所成就,又能寿终正寝,是需要努力和一些运气的。四个姐妹性格迥异,各自的经历又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的是,她们因为家族的资源、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修养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