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5 月 20 日这一天,当大家都在 QQ、微信、微博上秀恩爱、晒幸福的时候。一对父母却永远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儿子。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云南的一名男性导游在带团的时候突然倒地身亡了,事发当天,他安排游客进入表演现场看“印象丽江”后,就和其他导游一起在出口等着。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对身边的人说了一句“早上 5 点起床,太累了”便向后倒去,并开始翻白眼。景区的救护人员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抢救了一个小时都没抢救过来。后来市医院 120 也赶了过来,不过他的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了,所有的方式用了终究是没有抢救过来。经初步检查判断,这名男子可能是死于心脏骤停。该名男子今年才 27 岁,平时身体也很好,他已经连续三天带团,每天早上 5 点就爬起来了。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这是如今很多“加班狗”的真实写照。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深圳IT男猝死事件。3 月 24 日,深圳 36 岁的 IT 男(张某)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说,由于项目进度紧、难度大,张某经常加班到凌晨,有时甚至到早上五六点,第二天上午又接着上班。死前一天,他还对妈妈说:“太累了”。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平常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死亡。大多数发生在急性发病后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 6 小时者。猝死前往往会有这些症状:如感觉呼吸困难、极度疲乏、心悸,心前区胸闷(人们所说的胸口窝痛),或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此外,还有一些诱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酗酒、心功能不全、身体内环境紊乱等。对于那种长期加班、压力大的人来说,如果感觉一段时间比较疲劳,就要注意了。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症状。
医学上把病伤后的头 4 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猝死发生时,呼吸和心跳很快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猝死发生时,要立刻进行抢救,一旦错过这黄金四分钟就很难挽回生命。心脏病的进展过程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悄无声息,一旦发生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日常生活的保健
饮食:饮食适当,吃饭七分饱,勿暴饮暴食,饮食清淡,少放盐(控制低于 6 克/天),少吃甜食,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防止便秘,便秘时腹内压会增加,影响心脏。增加钙的摄入:多吃芝麻、虾皮、牛奶、海带、紫菜、木耳。多吃大蒜和核桃,可以降低人体有害胆固醇的含量,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
习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少喝酒。烟酒是很多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烟酒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可以导致血压增高,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男性是烟酒消费的主要人群,但同时男性的工作压力较大,所以为了健康,还是远离烟酒为妙。少熬夜,早睡早起,人体排毒是有一个时间规律的,晚上九点淋巴就开始排毒,十一点肝脏就开始排毒。所以早点休息有利于身体的修复,保持充沛的体力。
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压过高可增加心脏猝死的风险。每年做一次体检,体检可以了解目前的身体状况,在身体还没有出现严重疾病的情况下及时的做出调整。这也是治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只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问题。
锻炼:耐力锻炼能够提高各个器官的工作效率,心脏最为明显,不仅可以改善心肌营养,而且能改善体内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对于长期脑力劳动者,如果每天进行 0.5~1 小时的耐力锻炼,那么这一整天的心脏就能很好的休息与工作。如跑步、溜冰、骑车、登山、游泳、打球等运动都属于耐力锻炼。 锻炼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不要太剧烈了。
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绪保持稳定,少发脾气,以免血压波动剧烈。工作讲究有张有弛,适当放松。
急救技巧:心肺复苏。由于现在很多人不懂急救技巧,急救队伍也很难在黄金四分钟内赶到现场,不能对猝死病人进行心肺操作,从而错过抢救时机。心肺复苏越早,挽救伤者的几率就越大。大家可以在网上学习一下心肺复苏的视频,以后遇到紧急情况也能上前帮助伤者,减少悲剧的上演,邻家小妹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愿大家关注健康,善待自己,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