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迹斑斑的生命如何绽放?请聆听中原铁汉用沙哑嗓音撬动命运齿轮的故事,透过电波真的能够带来人生坦途的进路吗?]
在中原腹地的商丘,一间铁皮屋在暮色里泛着铁锈味,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原来是要翻新这间房子,任务落在一个40来岁的汉子顾逸辰身上。傍晚时分,他半跪在地上,膝盖的膏药洇出暗红血迹,毕竟在两三年前,他的左膝盖肿了起来至今未好。十岁的女儿端着搪瓷碗从里屋出来,校服下摆沾着机油渍——那是妻子在打火机厂流水线蹭上的。这娃儿和十四岁的哥哥一样优秀,在马骁校长的学校里成绩名列前茅。
"爹,喝药。"女儿把碗递过去。顾逸辰咧嘴笑出白牙:"你妈又加班了?"话音未落,膝盖突然传来钝痛,他猛地抓住门框,指节捏得发白。女儿默默蹲下身,用温热的掌心按住他膝盖,像小时候他教她认"perseverance"这个单词时那样。
顾逸辰的手机在工具箱上震动,他抓过来,嘿,舟山群岛的海风裹着咸腥味从免提里涌出来:"老顾!你那有声书到底搞成没?"厄曹禾的嗓门震得带鱼在鱼舱里扑腾,他和顾逸辰是相差一周岁的中年汉子。顾奕辰边接电话边走回里屋,他翻开泛黄的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记着"新疆往事""渤海打鱼"等标题。窗外传来收废品的吆喝,声音远了,顾逸辰的妻子裹着褪色的工装推门进来,头发上还沾着焊花。
"逸辰,要不试试把咱在新疆的故事做成音频?"她边摘工帽边说,"马骁校长说现在流行这个,刘翠花她们村都有人靠讲故事脱贫了。"
顾逸辰摩挲着膝盖上的膏药,突然想起十五年前在新疆戈壁,自已蹲在地头用树枝写英语单词的情形。沙鼠从盐碱地窜过,他龟裂的手掌抹了把脸,自言自语道:"老顾啊,记住这个词——坚持。就像胡杨树扎根沙漠,哪怕十年不遇雨水,根须也要往地心钻。"
三个月后,顾逸辰蜷缩在铁皮房的角落,用棉被当做隔音墙,围起来鼓鼓的一圈,确定不会漏音了,他对着手机录自己的主播故事。妻子在铁皮房门口不远的地方绣鞋垫,针脚细密如她的心思,这个家很旧。"中原人就像黄河水,遇着石头就绕个弯,可终究要奔流入海。"顾逸辰的声音混着电焊机的嗡鸣,在潮湿的空气里震颤。
沿海这一头,老朋友厄曹禾在渔船上听着录音,突然被带鱼划了手,他们两人拨通了电话。"老顾,你这嗓子可比渤海湾的汽笛还响!"他对着海浪大喊,"记得把咱在浙江岱山打鱼的段子也写上,就说太平洋的浪头都比不上你媳妇踩缝纫机的气势!"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第一个打赏的火箭在直播间炸开时,顾逸辰正在给女儿辅导英语。妻子举着手机冲进屋,工装口袋里掉出半块发硬的馒头:"逸辰,你主播的故事有反响了,有个新疆听众说听哭了,说像听见他爹在戈壁滩喊他回家吃饭..."
暮色再次爬上铁皮房,顾逸辰望着窗外抽芽的泡桐树,突然想起新疆戈壁滩上的胡杨。那些在盐碱地里扎根千年的树,不也一样在风中沙沙作响,唱着属于自己的歌么?妻子把热姜茶放在他手边,女儿在作业本上沙沙写着:"Perseverance is the root of hope."
电话那头,陆陆续续远处传来货轮的汽笛声,顾逸辰知道,那是厄曹禾的船又要出海了。他按下录音键,浑厚且清亮的河南梆子腔穿过电波传开了,厄曹禾深深感动,老朋友顾逸辰的主播故事混着海风,飘向遥远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