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想说一个自我认知偏差。对别人的认知偏差其实也可以归于自我偏差,因为自己是坐标系,如果不是人是电冰箱,那自己的观念是坐标系。
观测一旦发生即有高估低估,真值是否存在尚未可知,理论上不断观测会让样本特征数极限接近于真值,这是可数维情况,人的复杂性远高于人开发出来的模型。
时而膨胀,时而塌缩,人生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偏见对自己有自卑自信,对别人有轻视膜拜。只要有认识就有偏见,所有的认知都是偏见,偏见不总是消极的,只是需要更为理性的悲观和乐观。
有时我膨胀地认为自己会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有时我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年龄太大;再有时会膨胀地认为自己会大器晚成,其他时候又会感到前途渺茫。
这都是偏离理性的,都是消极的偏见,会对其他人傲慢,这是鼠目寸光的,没有人应当被轻视,包括自己,也没有人应当接受非理性的崇拜,也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