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每忆父母亲人,有哀思,有怀恋,亦有无可弥补的遗憾!
父母年老病弱的时候,想表达孝顺的意愿,只知道给他们钱用,给他们买吃的、穿的、用的不会吝啬,在父母身患重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也曾床头床尾,喂吃洗穿,擦屎剐尿,朝夕相伴,以为如此便是最大的孝顺了。
现在想来那只是生理层面的照顾,可人生在世,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肯定、被珍惜,尤其对于曾吃大苦受大累才保全一大家人得以生存繁衍的老辈人,他们的毕生辛劳若能得到精神层面的被懂得、被认可、被照拂才不失一个生命的圆满,这才是真正的成全与孝道。
人的一生就像一篇文章,无论怎样散乱都能捋出中心思想。 真的想不留遗憾,就趁父母在世之日,耐心的听他们说过去、说早年、讲受苦,讲心酸,串联他们的生命故事,整理他们的人生脉胳,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然后真诚地感谢父母的给予与陪伴。如能这样,予父母长辈会活的满足,走的安详,予后人亦是一笔独有的精神财富,知道自己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更会坚实地走自己的人生路。不像现在的我,貌似孝顺闺女,可心中隔离着他们的人生,搜肠刮肚也不知道他们都经历过什么,最深的苦痛,最大的欣慰皆是一片空白,转身回望,万事成空,此吾生大憾矣!
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极不善于用言语亲昵和肢体接触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起父母年迈时极度的虚弱,眼神里的哀怨,一定会有满心的期许渴盼,真的应该用心地多拥抱他们,真诚的告诉他(她):“我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