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认为这句话最能体现“理解论语的解读90%的工作是理解语境”这一观点。
这句话是孔子对“孝”的一个明确定义。孔子说:“父亲在的时候观察儿子的意志,父亲过世之后观察儿子的行为。过世三年多,孩子仍然遵循父亲的指导,这就是孝顺!”
如果粗浅地字面理解这句话,那就是全盘继承家长的思想,不做任何修改,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沿袭不可更改的生活习惯与思考方式。读者不能把孔子当傻子,但是也不要把自己当傻子。
孔子也好、朱熹也罢,这些古代读书人都是脱产的贵族,有良好的家教,孔子的父亲孔武有力,母亲自立自强,虽然孔子三岁父亡,但他从小听母亲讲父亲的故事,一定收到父亲的良好品格的熏陶。他们继承家族长辈的观点和习惯去告诫自己大概率是没错的。
那普通人呢?古代子承父业的情况较多,难度仅仅是继承父亲的手艺继续在家庭比如父母有案底,影响孩子考公,难道自己也要违背社会规范继承这一“家风”吗?当然不是。正确理解这句话,是基于对家长行为批判地继承。
而孔子认可的孝在曾国藩家族得以呈现。曾国藩的父亲告诫他要节劳节欲节饮食,直至曾国藩过世前他依然践行这一生活原则。在自己的家书中,也常常告诫族弟和子女要读书修身,经常接孩子在身边言传身教,陪伴成长。他培养的大儿子曾纪泽成为了外交官,二儿子曾纪鸿成为数学家。曾纪泽在培养孩子时,也是多多陪伴,悉心指导,曾家开枝散叶代代都有人才。继承优秀的家风,这就是活生生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