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前者提出的中心问题是犯上与作乱的关系,若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只用经验事实佐证显然不够。
犯上的意思应该是不遵循礼制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已经是一定程度上遵循礼制度,既遵循一部分礼制度而又去违背另一部分的礼制度也是可能的。
既然遵循全部的礼制度又违反礼制度,这确实是矛盾的,前句合理。
后句说人要有根本,并从根本做起,问题是他并没有把这个根本讲清楚,到底什么是根本?这个根本像是一个先验的原则,类似于物自体。这像是一个先验的行为准则,无法证伪,似乎取决于人的实践理性判断。
最后一句呼应前句,先是经验的总结,再是理性的推理,中间还先后,逻辑紧密,看起来十分有道理。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的人少有仁义,这像是我们在生活中的观人术。问题在于如何判断对方的言语是花言巧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诚、诚信、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前者成为与礼制度相互作用的品质,后者让我想起了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不是他的传习录也从这一句话中取呢。
以前别人说将知识运用在实践生活中的儒家,只有王阳明和曾国藩。而因为曾国藩杀人比较多,因此被人叫曾剃头,加上纵容士兵掠夺等导致他名声不太好。阳明这个人私德没有明显的缺点,又没有打什么败仗,思想上又功勋卓著,说是圣人真是再合适也没有的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理国家应该认真、诚实、守信、节约、爱护群众、善于抓住机会,以前就已经说出来了,现在也是这样说的,只不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罢了,有很多人说儒家虚伪,做的和说的不一样,我感觉一个事实难考,那么多年记录不仅少而且混杂,真假难辨,不同的人的记录甚至矛盾重重,二是若说许多人知行不合一也可以,但因此上升到整个儒家虚伪便是不合理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先德行后才能,这便是源头吧。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个“色”似乎和现在的意思差距很大 ,应该和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中的“色”相近,应该指的是物质享受。
唯贤是举,唯才适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应该是可以这样表达的。
后句非常好,没有好文凭,只要有良好的德行操守与才能品质就可以说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相当于一张好文凭。
文凭本来应该是受到教育的证明,但现在却越来越形式化,后句可以说是真正从实际出发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心理成熟,性格稳重才能显示出威仪来,这肯定是要经历实践的磨练来能的出来的。
经常学习,博取百家之长虽然不一定会让你深刻,但却能培养宽容的心胸,更容易容纳别人的观点。
这里说的“不如己者"应该是指德行,操守尚不如自己的,而不应仅仅指技术上。不然的话,这样无法与前面所说的相应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话很好的表明了中国的崇拜方向,应该说是祖先崇拜,总是往回看,自然会让社会充满保守气息,这样一来,淳朴也成为必然的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用自己优良的品质来求得当地的信息既是自己求来的,也是别人自愿告诉你的,可以说是两者的辩证统一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时有规矩颇多,只能看其志向,凡成大事者,需有大志。
所谓用脚投票,父亲一走,此时规矩尽除,正是皆是此人本性的最好时机。
所谓因时而异,因地而转,三年内遵守规矩表达的是孝,三年以后还遵守,恐怕就是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关键在于礼法到底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以前留有的旧习惯,恐怕这样就有保守之嫌。若是将其上升到客观物质规律,恐怕就比较合适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单纯的某个品质并不能表明什么,只有当这个品质符合与形而上的那个“你应当”才可以。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轻视感官享乐重视精神培养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1,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前者只从否定的方面来表明一个人,这样的否定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能性,但正因此却摇摆不定,否定确实比肯定更丰富,但我认为就性格而言应该是肯定更好一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实力足够,多的是人了解你。这就像恋爱一样不存在追女孩,应该是提高自己吸引对方一样,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不了解别人,不懂得人性,这样一来即使有才能也会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