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报志愿时的好专业

一个久没谋面的朋友,一位温柔的妈妈,给我在微信上发了一句:

我家孩子报心理学专业了。

有种经过了争执和妥协的陈述,要抱抱要鼓励的感觉。

我赶紧给她打过电话去。原来,她家孩子刚刚经历完港澳台联考(一类特殊的高考)。孩子自己做主报了心理学,理由是兴趣。

我朋友是个民主的妈妈,虽然和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心理学不好找工作,担心容易有“工伤”——被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压迫),但是最终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我在自己的大脑中快速搜索,找到了三个学心理学的人的故事,当初我了解他们的时候,就觉得心理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值得在大学里学一学,值得在生活中用一用。

我把这三个故事讲给了这位妈妈:

第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有点年代了,是我爸爸的高中同学,当时1978年高考考了他们学校第一名,报的北大,不知道选什么专业,误打误撞学的心理学。结果就一路科班道路,在精神科的医院发展的很好,干一行爱一行,我看到他还有百科词条呢,牛~ 还去过汶川支援灾后建设,社会价值也是大大的。

那时候的大学生真的是天之骄子,在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一片混沌的时候他们能够占得先机,在大学学到了比较科学的方法论去做事情。不过他能升职很快,是有很大的兴趣和努力在里面的,而且他自己也说和性格有关系,做个心胸宽广的人,在心理学的专业治疗领域就很适合。

这是一个借时代之势,把自己手中的好牌打出更好的例子。

第二个故事

“遇见小mi”公众号的创始人杨小米,我很爱看她的文章,还听过她一次职业生涯的分享,对我的震撼是巨大的。

她2007年上大学,山东某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毕业。 她自己讲上学的时候这个专业有个好处,课业不重,有大把的自由时间(这个确实,我是学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超级多,导致我大学生活有点疲于奔命,哎~)。

她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知道自己应该毕业就工作不考研。因为心理学要从事专业行业,需要长期的、费用很高的培训,而且跟学校的品牌很有关系。她没这个条件,所以毕业后就进了任何人都能做的行业——销售。

她做的是中小学教辅班的销售,很累,每天要打100个电话去网捞客户,但成功比例是极低的。她告诫自己不能畏难,用最快的速度打完这些电话,然后去给老客户打电话。新老客户的电话都重要,重点在于整理反思,分析客户的心理变化,找到规律。 比如最容易成交的是什么情况?在工作日的晚间时段给已经报课的家长打电话聊天,家长特别期盼能有个专业点的人倾听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忧愁,给他们提可行的建议。她说打这些电话的感觉是自己竟然如此被需要,家长们的续课率是很高的,还会帮她推荐客户。

这样把心理学知识善用在销售工作中,不仅给她带来了在公司辉煌的业绩,也让她对职业有了新的规划。很快她就自己开拓生意,现在是教师、作者、记者的综合体,不仅运营自己的公众号,也在参股企业中做管理和销售。

她科班出身却放弃进入本行业,可是,你能说她事业的发展不是心理学知识奠基的吗?

第三个故事

我另一个朋友在大学是学机械的,毕业之后结婚很早,和老公一起创业,在建材市场开店,很辛苦。

作为老板娘,搞销售责无旁贷。开始也很艰难,她听说心理学是研究人怎么思考的,对卖货很有用处,就找了一些书看,结合天天遇到的客人和实际问题,去试着用。

她给我讲过一个很骄傲的战绩: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很难缠的客户,其实已经看到这个客人在建材市场逛好久了,看上去就是那种细节挑剔很厉害的人。她来接待的,很温和,先给客人倒水。本来手下的店员准备了一次性杯子,她看到客人的水杯就放在桌上,就说要不要给您往水杯里倒点水,客人很高兴,一下子就松弛下来。其实他逛了这么久,了解产品已经了解得足够多了,觉得这家店人机灵、价格合适,谈的就很顺利,给他家好几百平的别墅买了建材,真是个大单。

我这个朋友与心理学的缘分还不仅于此,现在她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擅长恋爱情感和亲子关系的疏导。起因就是在销售过程中体会到心理学的好处,又看到一个婚姻家庭心理咨询课程的报名信息,就报了名。

其实报名过程一波三折,充分检验了她对心理咨询的兴趣和信心。心理咨询课程很贵的,十几年前一个课程就要2万块钱,她老公不同意,她是四处求亲戚朋友,借到钱才把课报了。上课其实需要心理学的临床实习证明或者本科证书的,她没办法,求朋友把自己挂靠到心理医院,投机取巧才上上。后来陆陆续续上了很多课程,还贴钱去实习,慢慢才进入了心理咨询的圈子。

其实她真正开始执业之后,两年就赚回来了。而且她现在很开心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收入不错,时间自由,可以很好地陪伴家人,同时兼顾家里的生意,不受坐班的限制,最最重要的是有长远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非科班出身,但靠着兴趣驱动和努力一点点进入这个行业,并取得很好成就的例子。

什么是报志愿时的好专业呢?

先插一句题外话,“用时”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很多人说学XX知识/技能我学了啊,但是找工作的时候有什么用?

可是真学好了吗?比如英语,考完四六级就扔了,现在依然看不了设备的英语说明书、看不了开源软件的编程注释;比如数学中的指数公式、概率公式都学过吧,现在依然不能很快地记账、算概率去做决策;比如论述能力和描写能力肯定是语文课中的必学吧,现在依然写邮件歧义众多、给别人讲个故事不生动。

其实他们就是把在学校的“学时”代替“用时”来计算自己的付出。不知道该在哪里用上,所以学的时候也没好好学,到头来抱怨学了没用。

据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选专业不知道选什么,那就选通识专业好了,就比如心理学这样的,好好把“学时”变“用时”,投入到具体的工作场景中(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场景,不限于工作、生活或者其他场合)。

兴趣往往是做出来的,不限于自己的行动,还可以看学长学姐的行动,看社会变化的趋势,听朋友或者名人的故事,找着找着就知道适合自己的领域在哪里了。

所以,我的这位可爱的妈妈朋友,抱抱你,鼓励你,你孩子选的没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得不到七八个小时的深度睡眠 其他一切企图都变得不可能 要吃一些晚饭 帮助睡眠
    ThomasCrown阅读 1,567评论 0 1
  • 那是个极平常的早晨,我和她面对面的坐在厨房那张淡绿色的木桌旁,淡黄色的阳光在雪白的窗台上流连。我双手抱着那只印着兰...
    暖清阳阅读 4,158评论 0 1
  • 请用思念的眼神回头看看看,跟在你身后的我, 请你用你的爱将我托起,如同轻风托起燕子, 让我们飞向远方,不论在阳光下...
    东丰林波阅读 2,910评论 1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