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华日记第208篇(2018.4.26)
想 哪 说 哪
每个周四下午是我们读书会的读书分享日。今天我们读的书籍是海文颖老师所著的《接纳力》,所读的内容是“信任是为了更大的掌控”。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半夜醒了喊她妈妈,让妈妈把灯打开。当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后大脑里闪现“刚睡下又让开灯,这不耽误明天上学吗”假装没听见不理。
当孩子又叫妈妈时,妈妈才不情愿坐起来问原因。原来孩子做了噩梦睡不着,需要妈妈的陪伴。
事后妈妈反省,当孩子给自己说什么的时候,第一反应“孩子来给自己找麻烦了”,要么担心孩子现在行为耽误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而恰恰没将关注点放在孩子当下正需要的事情上。
所以,当孩子跟我们说什么的时候,我们要信任孩子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尤其是面临孩子放学回来,没有去写作业,而是想跟妈妈说些学校发生的事情时候,如果没有共情能力的妈妈就会认为孩子不该说这些事情,有说这些事情的功夫去把作业完成。
当孩子有跟我们说话欲望,愿意分享学校事情的时候,我们却把心思放在孩子赶快写作业上面,而对于孩子想要说的话都是迫不急待地给予打断。我们连跟孩子一起说五分钟的耐心都没有。到了初中,我自己深有体会,你想和孩子聊1分钟,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的话,孩子都嫌多余。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又会说,孩子不跟我们交流,回来之后“呯”地把房门一关。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干什么,问了也不说。急得父母如热锅上的蚂蚁。
最近一段时间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我常常把孩子想像成家里的某个大人或者先生。
如果先生回来,我不等他喘口气就迫不急待的问他今天挣了多少钱,然后催促着他再去工作继续挣更多的钱,估计先生会气得不得了:累了一天回来了,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反而是一次一次逼着问挣了多少钱。没有休息,没有饭吃,又催促着再去挣钱。这哪里是家,而是一个不断榨干他身上最后一滴血的刽子手。
估计先生会立即拉开门,头也不回的走了。
所以信任孩子的提前是接纳孩子,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多去考虑他的感受,把他当成朋友,当成家里的某个大人,想像着我们会如何对待朋友和大人的,也许我们就能进入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其实,好的教育,就是你和孩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