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安徽合肥高铁站一列由合肥开往广州南的列车上,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并让列车员通知检票员放行其老公。在网友录制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带着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阻拦车门,最后女子一家人“成功”登车。随后,她被所在工作单位停职检查,并到合肥站派出所主动承认错误,公安机关责令其认错改正,并对其处以2000元罚款。作为当事人,女乘客罗某在事后也发表长文,对于此事进行了解释,列举了很多自己没错的理由。她不承认自己拦车,同时辩解“学校凭什么让我停职?我教学又没过错”
在罗某看来,阻拦高铁事情不大,顶多是小违规,甚至是可以通过“关系”补救。秉承这样思维逻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少数,这些人总认为规则是留有余地的,是可以借助“关系”疏通便利的。没有规则意识,当事女子的行为足以说明这一点。但在这起事件中,没有规则意识的却不止她一人。如果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一则这名女子和她的孩子也是必须检票的,二则这样违规的一家人也是不应该上车的。但是,不管是疏忽也好、同情也罢,最后一家人还“成功”登上了车。倘若没有媒体的曝光,这名女子就实现了损人利已的目的。同时,如果没有舆论把事情搞大,铁路公安会不会调查处理也很难说,因为反应明显滞后。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常常会容忍这样的“小违规”,习惯“多一事不如小一事”,追求表面的和谐稳定。这事实上是对规则遵守者的一种不公,而且会引发“破窗效应”,助长更多、更严重的违规行为。这同样是没有规则意识,且破坏力更大。许多人之所以培养不出规则意识,正是因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确实留有窗口、留下余地。
人人讲规则是一种理想局面。我们批评一个人、一件事很容易,但是要看清楚背后的一套思维逻辑、一类处事方式却很难。在看到别人没有规则意识的同时,也要反躬自省,看到自己口袋里的“小”。
撒泼的女教师,还有社会上殴打交警的司机,耍赖耍横的老人,其实都是在利用社会灰度空间。人们的生活里并不总是非黑即白、是非分明、责权分明的。法律介入如果再不清晰,撒泼打滚现象必然会成为解决问题的选项,哪怕她原本该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形成全社会对规则意识的尊重,不仅有赖于法律的严明,还有赖于大众消灭社会灰度空间。
(作者:邵津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