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一个中国人说出一个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他很大概率会说孔子。
在孔子弟子子贡心目中,孔子是无法逾越的制高点,“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可逾焉。”
在司马迁眼中,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无法企及的至圣。
朱熹作为孔子的粉丝,更是认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之所以能得到古今中外的诸多赞誉,和他的思想主张是分不开的。
他自己就是最完美的践行者,重义轻利,忠恕而已,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他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一)文和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又难免显得虚浮。
只有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文”是外在的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
“质”是纯真朴实的本质和内在。
在孔子看来,两者同样重要,“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外在是内在的体现,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再好的本质也无法显现出来。
“文”和“质”有哪些要求呢?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正道,执守道德,依据仁爱,把义作为根本,这是“质”,也就是内在的要求。
一旦具备这样的内在,他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就是有理有节,态度谦逊,诚信待人。
除此之外,还应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君子应该有高度的文化修养。
具备这些素养的人,可能会成为仁者,也有可能成为智者。
他们的区别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有智慧的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灵活迅捷而又变动自如,像水一样随遇而安,随物赋形;
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仁慈宽容不易冲动,稳重安定有似于山。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山水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君子为什么需要具备这些素质呢?
首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君子之所以要心胸开阔、意志坚毅,是因为使命重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苦苦追寻答案的英雄,他有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识,壮怀激烈的悲剧心态和将历史扛在自己肩头的责任感。无法逃避,所以英勇担当。
其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志士仁人应有的抱负。
有志者立常志,修己以度人。完善自我,炉火纯青,就可以影响别人。
掌握六艺的本领,就为将来“治人“提供了工具和途径。
最后,如果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会令自己厌烦。
没有相当的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
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有安顿的地方。
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孔子即便已经做到了“温而厉(严肃),威而不猛,恭(庄重)而安“,仍然认为自己离真正的君子还有距离,”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要做到”仁、智、勇“,需要修炼的道路就更加漫长了。
(二)义与利
君子和小人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追求不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因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有“怀德”、“怀刑”之心,他们时常记挂的是道德礼仪,行事考虑周到,力求合理合法。
小人存“怀土”、“怀惠”之心,心中只有私利,对一些小恩小惠和个人利益十分在意,很少去关注道德修养,很少顾及到事情的后果和他人的感受。为了获得利益,即使是作奸犯科,他们也在所不惜。
小人是不值得君子与之共事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为足与议也。”
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
因此,根本没必要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也正因为小人重利轻义,“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把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对身外之物患得患失,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生活中很常见,当然也不会有好结局。
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追求是价值观的体现,人人都会去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美德和仁义,就会成为君子;
如果追求个人私利,就会堕为小人。
孔子在这里是在提醒我们,一个人应该建立正确的、对社会和民众有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做君子坦荡荡,而做小人只能常戚戚。
(三)贫与富
在孔子心目当中,最能称得上君子的莫过于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用孟子的话说,颜回做到了“贫贱不能移”。这也是孔子特别推崇的安贫乐道的精神。
人应该有自己不断追求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
那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为何而乐呢?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里孔子给出了答案——为“义”而乐。这个“义”就是道义、仁义。
有了“义”才能安于贫困,为了精神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
对于不符合道义的荣华富贵是坚决不接受的。富贵如浮云,短暂,聚散无常,高不可及,与己无关;至轻至淡,无足轻重。总之,富贵就是过眼烟云,应弃之如敝履。
君子应该淡薄自守,悠然自得。不怨天尤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发自内心地快乐。
实现精神的充盈和满足之后的快乐是别人夺不走的,因此也不会患得患失。
如果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物质享乐上,当外在的物质改变或消失时,心情必会起波澜,这不是真正的快乐。
颜回的穷只是生活上的贫困,而小人的穷是思想上的匮乏。
为了摆脱贫困攫取财富,小人就必须消耗掉原有的幸福快乐。
即便物质上得到了享受,心灵也会空虚,生活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甚至还要面对精神和生活上的压力。
在过重的精神负担之下,人会活得更加苦不堪言。
不如做一个闲散舍人,“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心怀大道,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不醉心于物质享受,生活就会轻松快乐。
就像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从读书学道中体味到无穷乐趣,学而不厌,自强不息,生命就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然可以“忘食、忘忧、忘老”。
(四)生与死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坚守节操道义的人,绝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道。
孔子认为,生命固然是非常宝贵的,他主张人要全身,“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但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面对“仁”,不应有丝毫苟且。
“仁”是他的生死观的最高原则。
杀身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精神曾经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兴亡和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如果我们一定要为名族精神找一个源头,大概就是这里吧。
孔子“仁“的学说有五种情况:
[if !supportLists]1. [endif]“杀身以成仁“,这是天地境界,勇圣所为;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不杀身以成仁“,道德境界,是智圣所为;
[if !supportLists]3. [endif]“杀身而不成仁“,强打硬斗,暴虎冯河,匹夫之勇所为;
[if !supportLists]4. [endif]“既不杀身,也不成仁“,平庸混世,庸常之人所为;
[if !supportLists]5. [endif]“求生而害仁“,临大节而夺其志者,怯懦之人所为。
孔子在五种“成仁”“害仁”的境界中,通常不赞成杀身以成仁,如比干,成仁德而失性命。
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赞成的是“不杀身以成仁”,如管仲不死而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是成仁不必杀身。
综上,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你也是个像孔子一样的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