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 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泻白散为泻肺清热之剂,方中桑白皮泻肺化痰,降逆平喘;地骨皮以退伏热;甘草、粳米益胃和中。此方对于肺有伏热之喘嗽甚为合适,故李时珍称此方为泻肺诸方之准绳。
若外感风寒所致之喘嗽则不宜使用,否则清凉抑降更增其壅,使外感之邪不能透达。肺主西方,其色为白,故曰泻白。
《温病条辨·解儿难·泻白散不可妄用论》曰:“此方治热病后与小儿痘后,外感已尽,真气不得归元,咳嗽上气,身虚热者,甚良;若兼一毫外感,即不可用。如风寒、风温正盛之时,而用桑皮、地骨,或别方中加桑皮,或加地骨,如油入面,锢结而不可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