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周六要开家长会哦”,周一听到这消息,如五雷轰顶,臣妾做不到啊。工作至今从来都是期中后期开家长会,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对孩子该阶段的心理状况、学业问题、亲子沟通症结所在都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能够迅速拎出主线,确定家长会该主攻点。但是这学期初,我和年级老师们都没了思路。
筹备家长会的第一次年级组讨论中,大家提出了很多零散的点,如:悦纳自我,正确认知自己、重视阅读、有独立思考能力、带着自信进入下一阶段、家长配合班级工作、重视中考体育……单看每样都很重要,但如果样样展开讲,没有个把小时根本讲不完。站在听众角度,这样“填鸭式”的家长会也不是个具有实效性的好主意。怎么办呢?闭门造车愁死人,在赵老师的提醒下,基于我校“乐学善问”的学风,脸是什么不重要的,我又开始八方求教。
一、有重点的设计
在师父高屋建瓴的引导下,我从这些零散的点中明确了现阶段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点——“乐于阅读,勤于思考”作为本次家长会的主线,将增强自信、悦纳自我、培养独立思考及学习适应性作为班级本学期的主要培养目标。
我是如何“断舍离”出这条主线的呢?原因有五。
一是基于班情,我们班的孩子非常好表现,热情积极,但是有时会过于躁动,哗众取宠,读书需要静心、可以明智、开拓眼界,且一个真正能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恰恰不会去哗众取宠的抢话,而是大大方方举手发表自己思考过的见解。因此,把阅读思考做扎实,正好可以改善班级欠缺的部分;
二是基于学情,班级语文测试优分率偏低,主要还是大部分孩子安于现状,家长佛系,对阅读重视度不够,所以做题时灵活应变能力也欠缺。同时,中考语文卷中阅读分数大幅度提升,抓好阅读,也能增强孩子们的学习适应性,是“刚需”。
三是基于孩子的心声,我们班刚玩了一个“隐形天使”的小游戏,其实就是披着游戏的马甲让孩子写写本月要克服的一个坏习惯或养成的好习惯。在《隐形的天使》一文中我也提到,审核这些小愿望的时候,我发现了孩子普遍能认识到自己最需要克服的弱点是什么,好像缺乏一点改正的毅力和魄力;也有不少孩子提到自己希望更自信的愿望。而本学期我们部编版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中要求必读的四本书:《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骑鹅旅行记》恰好是冒险系列主题,对孩子提升自信,提高应对变化的勇气等都大有帮助。因此,落实这系列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对班级培养目标的达成有直接帮助。
四是基于班级已重点开展的活动实际。在过去的寒假里,我就已经非常重视阅读落实情况,全班的阅读打卡、每日写读后思考的情况都很不错,我也天天跟着写,已形成良好态势。从家长的反馈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同学在这个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因此我的手头也有较丰富的一手素材可以与家长交流。
五是承接上次家长会的内容。上一次家长会的重点是引导家长学会构建一个积极的学习场,其中重点讲了家长评价导向。正好在寒假的阅读活动后,每位家长都填写了我制作的阅读评价单。这是一个现成的素材,可以拿出来和家长接着上一次家长会探讨一下是否落实了积极评价,怎么样可以做的更好,能在德育上形成闭环,让两次家长会有所承接。
顺着上述五点思考,我的家长会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二、有温度的互动
明确了主线以后,我很快搭出了一份简易的家长会框架。但仍觉得差了一点儿什么。上一次的家长会其实和这次间隔时间并不长,当时每位分享的科任老师都干货满满,还有学生分享的环节,总的来说都是一言堂,开会时间也比较长,看得出家长其实挺疲惫的。如何让这次家长会更生动一些呢?还有比“金点子小天后”郎老师更擅长玩教育的吗,果断求教。郎老师果然给我送来了一箩筐金点子,在她的启发下,结合班级已开展的活动,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发挥:
1. 创意颁奖:
基于寒假我们扎实的“阅读英雄榜”打卡活动和清晰的数据统计,我制作了一份英雄榜单。满卡的是状元,只在过年放假期间未打卡的是榜眼,除放假外只缺卡一次的是探花。同时,还评选出了超级优秀阅读微团队,整个寒假全组只有两个人各缺卡一次,其余都满卡。
在班上发布了榜单以后,制作了一份模板,请上榜的微团队和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份喜报,未上榜的同学则设计一份鼓励信。我要求用上爸妈喜欢的颜色,配上他们喜欢的小物品,写上对爸妈的表白或鼓励。家长会时,由我将这张全球独一份限量版的喜报/鼓励信交给爸爸妈妈。
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创意颁奖呢?一方面,在我看来,家长会去发布一些成绩,哪怕不是考试成绩也是挺敏感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看不到班级整体现状,很多家长确实不知道要对孩子上这份心。一张创意奖状,正好可以中和一下部分家长心里的不适感。配上我的讲解,能更好的理解,在班级所有的评价都不是为了去比较和打击,而是希望构建一个积极地学习场,利用朋辈力量,帮助孩子找到向上的动力。
另一方面,孩子在自己制作这份喜报或鼓励信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的鼓励。很多孩子也就多偷了一两天懒就上不了榜了,一边画一边自己都在边叹气反思。另外,我也同步进行我的品德教育,那就是提醒孩子时刻记得,取得成绩不自傲,一定要回头感恩在支持你,为你当后勤遮风挡雨的爸爸妈妈,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想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2. 微团队沙龙
这次家长会,我们还采取了微团队围坐的方式进行。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创意而创意,我的设计意图有二。
一是在我们班寒假刚进行的阅读活动中,其中一项作业是开展一次线下阅读分享沙龙。虽然每个团队都完成了分享,但是不止一位团队辅导家长和我反馈,团队个别家长有失联或不配合通知孩子,鞭策完成团队作业的情况。因此,借着家长会,我也想给平时非常忙碌的家长们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一份很简单的表格,帮助团队家长再次明确联系方式、初步排班轮流支持孩子的团队活动,避免分工不均,失联的状况。同时也给出了两道思考题,让家长们能够借着面谈机会,高效讨论出初步的团队学期活动方案。
二是上一次家长会已经很详尽的讲了积极评价的方式,家长回家实操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或者有的家长还是不会应用。每个微团队都有相对比较优秀的家长,那么借由这个环节,也可以让家长之间的同伴力量、榜样力量发挥起来。
说实话,这次家长会前,我满抗拒互动式讨论式家长会的。如果说我班主任工作哪一块是“瘸腿”的,那一定是与家长沟通。因为我与家长之间的年龄、社会阅历都有差距,所以总是怕HOLD不住场,搁在往常,能一言堂还真不想搞互动。我的两个小班长一壹和高想看到这个环节,也说我担心的对,给我出了个“馊主意”,让我准备一首“眼睛瞪得像铜铃”背景音乐,如果家长们大眼瞪小眼不热络,就放这首歌暖场。
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家长们讨论起来的热闹程度完全超乎我的想象。在评价方式讨论后,我以随机点学号的方式请家长分享,气氛非常好,大家像孩子一样争着给发言人鼓掌。在团队思考和计划制定的环节更是讨论的不愿散场。最后都散会了,还有几个微团队不愿意走,留下来制定方案。
我想,这样的会议效果,也从侧面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肯定吧。证明我传达出去的教育理念,被家长们接受,我做的事情,被家长们看见且肯定。非常感恩。
三、让人惊喜的“彩蛋”
写在最后,记录一枚小小的彩蛋。郎老师在给我的建议中,提醒我可以把我正在做的教育叙事在家长会让家长们知道,毕竟这是我扎实开展的工作,还可以倡议家长跟我一起写,这个点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考虑到这次家长会主线是阅读,而我在假期也确实扎扎实实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写了读后感,我就把这件事在家长会说了,并倡议家长一起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效果越大”。我在写读后感时,常常会把很多想讲的道理藏在里面,利用故事来进行德育,效果特别好,因此我推荐家长也这么做。赵老师在听我模拟讲家长会的时候,建议我这个环节可以增设一个读后感先锋队计划,让家长明确报名才能真正动起来。
其实我对班级家长没什么信心,毕竟基本是双职工,真的很忙。但万万没想到,会后真的好几位家长积极与我报名参加先锋队计划,太让我意外和感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真好奇大朋友们的思想火花,会在班级点亮谁的生命呢。
这次家长会于我而言还是收获很大的。经历了这样一次手忙脚乱、“兴师动众”到处求指导的准备经历,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去我其实没有正儿八经的在学期初认真做过班级规划,给过家长一个系统的前瞻性的指导,所以任务一来我就觉得做不到。
而会后我观察到的家长非常好的反馈、孩子在这周末打卡更棒的表现、以及家长在线上非常积极与孩子互动与我交流的情况,都让我意识到这件事做好了其实对班级一学期工作开展真的有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每位家长都是生命成长共同体的共建者,要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家长真正实现共育共赢,我想,作为班主任,还是很有必要先想先干,起到引领作用啊。这方面我缺课太多,还要继续加油!
最后,附上我的家长会结尾,一段发自肺腑的话,送给每一位愿意终身学习的爸爸妈妈: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句话是我找来送给孩子的。今年是六年小学生活的最后半年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希望每个孩子能不负韶华,为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句话也是送给爸爸妈妈的,希望各位爸爸妈妈也能继续加油不断发现自己生命的可能性,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为孩子做榜样。贾玲说,拍《你好,李焕英》,是希望让大家记住,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也是一个少女,是她自己。我是真心觉得在坐的,愿意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付出时间精力去继续学习的各位,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无限可能。
当您积极向前走的时候,我想孩子也不会倒着退。加油!
针对各自孩子的具体情况,欢迎家长私下与我主动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