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第十四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学习《道德经》第32章“道常无名朴”。

【正文】

道常无名,樸

虽小

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直译】

道,总是无名而不为人所知

我勉强起个名字,樸

虽然小

但是天下万物没有能让他臣服的

侯王如果能够守住樸

万物将会自动宾服于他

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两者相合

化为冲氣,降下甘露

自己均匀降下而无须干预

制度开始建立之后,就产生了各种名称

名称既然已经有了

那么也要知道适可而止

知道保持适度,就没有危险

将道与天下万物做个比喻

就好象是河川与江海之间一样


【我所悟】

本章,老子给道又起了个别名,樸。侯王守住无名之樸,自然万物顺从;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两者相逢,化为甘露,均匀洒向人间。此自然之理也,无须人为干预。故,侯王取天下常以清净无事之道。名不泛滥,守住樸,就没有危险。

我认为该章可分为三段:一段“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此意为:道本无名,是质朴的,虽无形(小),却天下为大,统帅万物。二段“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此意为:天地间阴阳相交合,降下甘露,没谁命令,分不均匀,就是大道的恩泽普惠天下。三段“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壁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此意为有了实名的制度,都应遵守(知止),就不会有问题,比如,道为天下所归,犹如川谷的水流归江海一样。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道又名朴。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如何从修身解读这句话?身心合一形成甘露,不用有意分配,自然滋润营养身心各个部位。

4、甘露是什么?为什么是甘?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交合,所形成雨露。应为它乃万物生长所需,故是甜的。

5、字的解释

①樸:原意为原木,未经雕琢的木头。

②名:给万物命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
    至简从心阅读 5,616评论 30 66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4,860评论 0 1
  • 相识,不觉一年又一年, 人生弥散在那些无悔的岁月里。 不是每个擦肩过的人都会相识, 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都会让人牵挂...
    诗语远方的温度阅读 3,459评论 0 3
  • 今日参加学校奖教奖学的颁奖礼,初中部的一位语文老师激情昂扬的发言感染了在座的许多人,其文采之华、措辞之美、用情之深...
    秦半两阅读 793评论 0 0
  • 人自从呱呱坠地起,第一声便是哭泣,有人说那是尘世太过悲苦,心酸和磨难。连幼小的婴孩都觉得不忍来到这个尘世。是的,生...
    不醉_怎能入睡阅读 1,62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