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只觉得心里有一种柔柔的感动。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真实。文中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描述,或许也是你我的缩影。
童年时期,主人公因为年纪最小而被班里年纪最大的马格欺负,而且因为同时爱慕伊丽莎白,使得他遭受马格的欺凌。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两个交好的朋友,并且这种友谊持续到成年之后。有的人,遇见便注定了结局。
在死党吕克的帮助下,他摆脱了马格的欺凌,相对安稳地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而且,当听到好友警卫伊凡的影子的内心独白时,他明白了伊凡内心的痛楚:虽然妈妈给他写的信从未真实存在,但他却一直在心里自欺欺人,在大火殃及“记录着妈妈的信的笔记本”时,他奋不顾身地去抢救这本不曾记录过任何信件的笔记本。于是主人公央求妈妈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并把信与伊凡分享,帮助他瓦解内心的痛楚,并重新为自己而活。
为了帮助长大后的马格重拾自己的梦想,主人公试着和马格的父亲沟通,即使这样的结果不是马格最终想要的,但因为有这段大胆追梦的经历,他才更坚定了做一个面包师傅的决心。或许,真正的好朋友就是,无论何时都会站在你的角度替你考虑问题,想你所想。你难过,他陪你难过;你快乐,他和你分享快乐;看到你变得优秀,他更多的感受是欣慰和祝福。人生而孤独,若在这偌大的人世间,有一两个值得托付生死的朋友,那么你便不再是孤独一人。
文中提到了主人公的三段爱情故事。童年时期对大家均喜爱的漂亮的女神的仰慕,在孤独寂寞时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真正灵肉契合的灵魂伴侣。
关于伊丽莎白,主人公对她的感情不是喜欢,也谈不上爱。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总容易喜欢上这样一个人:她漂亮,高冷,永远笑容灿烂,并且受到大家的追捧。就好像,喜欢这样一个耀眼的女生,是为了“赶时髦”而喜欢。实际上,这种喜欢,清浅而且经不起任何考验。甚至,不能称之为“喜欢”。
而对于在医学院里认识的苏菲,更好像是朋友间的喜欢。只是我很忙很寂寞,而你也刚好很忙很寂寞,孤独且无依无靠的灵魂相遇了。在那些心烦意乱,苦痛无人可诉、无人能懂的日子里,你恰好就在这里,和我一起,同样平静地经历着这些。或许,我们始终不该再往前,可最后又因为内心的孤独终究选择向前迈步。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关系,它不能被称之为爱情。
人生最幸运的事之一,便是能找到一个与你心灵高度契合的灵魂,共度余生。余生漫长而无聊,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灵魂相依偎,那该是件多美妙的事情啊。而对主人公来说,在海边结识的克蕾儿便是这样美妙的存在。他们互相珍视,互相爱慕,仅仅是待在一块儿共享一片寂静就幸福的不可言喻。爱情啊,真的是十分奇妙的存在呢。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知道,那些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连空气都会幸福地冒粉红泡泡呢。可是呀,这也是最复杂的一种感情,因为谁也说不清楚,为何在后来的某一天,如此要好的两个人会想要分开。文章始终没有说,主人公的爸爸为何会狠心抛下他和妈妈,而只想和另一个女人重新组建一个幸福的小家。也许也是因为,根本说不清楚,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无论如何,不要因为任何人而丢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人生很长,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一直觉得,主人公的妈妈是个十分温柔的人,而且总有办法帮助处于困顿之中的主人公走出困惑。让人觉得遗憾的是,主人公最初是为了治好妈妈的伤痛才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但是最终却没有觉察到妈妈身体的变化,而且总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忙碌,不得不减少陪在妈妈身边的时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让遗憾和后悔包围你我,若得空,或是想起,记得问候家人是否安康。这世界太过浮躁,我们又太疲于奔命,但是无论如何,要让你爱的人知道你爱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