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庄子

    在放寒假的呢段时间里,我们自己阅读了庄子并且完成了一些关于庄子的翻译,庄子是道家的代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刚开始读庄子的时候,只知道庄子很厉害,知道他的淡泊名利,但没想到他的那种境界是我永远达不到的。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首先庄子讲述了一个鲲鹏南飞的故事,庄子说,在北海中生活着一种名为鲲的鱼,不知有几千里长。鲲能变化为鸟,便叫做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宽,伸开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一般。鹏鸟双翅拍击海面飞行三千里,乘着羊角飓风直上九万里云霄,然后飞到南海去。这段描写的就是庄子自己,他把自己比作成这个鲲鹏。在这个故事之后,庄子还描写了两种小动物,那就是蜩与学鸠,蜩与学鸠就是生活在庸俗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高的境界,处在当下,他们也理解不了庄子的逍遥游境界,理解不了庄子的远大理想。

    在庄子的《秋水》中,这篇故事很短很短,讲述的道理也很简单,这篇文章说明了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会变化的,庄子通过这篇文章来宣传他的相对主义。

    我们学习了庄子的各种境界以及他的一些论说,这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庄子的逍遥游境界,庄子所谓的逍遥游境界和我们可不一样,我们认为的就是逍遥自在,潇洒的一种状态,而庄子则认为这是一种心灵上的洒脱,让自己的心里没有烦恼,达到一种逍遥状态。

    庄子在逍遥游里还提到了小大之辩,庄子所说的大小并不是从外表上的大小来区分,而是眼界高低。在逍遥游中,庄子还描写了蜩与学鸠,蜩与学鸠受着生活的限制,不可能像大鹏那样飞九万里。庄子并不是嘲笑蜩与学鸠的小,而是嘲笑他们对大的不理解。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逍遥,小人物有小人物的逍遥。形态小并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没有追求、不去超越、未适其性、未尽其性、未合于道才是真正的可悲者,无论他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庄子所讨论的逍遥是内心的一种境界,而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种潇洒和洒脱。珍爱生命,在人间冷暖中调适心境。《逍遥游》引导人们以乐观心态看待一切事物,以开放自由的心态,把自我从小我的枷锁中释放出来,达观得看待世间万物,面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应该为这些小的让我们气馁,也不能因为一些小的成就让我们洋洋得意,而是要不断让我们自己积累经验和力量。

    我们到现在庄子也学完了,庄子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当我们在迷茫的时候,还可以回过头来想想庄子中所讲的道理,对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十分有帮助,我们要努力朝庄子的呢个境界去,慢慢来,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接近他这个境界,会让我们的心灵达到一种洒脱,抛开烦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何谓“逍遥"之“游"?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 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 篇...
    彭小艾阅读 9,370评论 0 1
  • 一、题解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名篇,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主旨。《庄子·天下》是一...
    彭小艾阅读 4,744评论 0 7
  • 赏析1 文学赏析 《逍遥游》是集中代表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杰作。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
    彭小艾阅读 4,310评论 0 2
  • 中国道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探讨了许多问题,并 作了精湛的解答,充满着智慧,能给人们巨大的启迪与力量, 具有很高...
    彭小艾阅读 6,796评论 1 2
  • 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出“犹有所待”和“恶乎待 哉”,郭象在注文中称之为“有待”与“无待”。所谓 “有待”,即有所依...
    彭小艾阅读 8,93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