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后果,分为两种。
①自然后果
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不打伞,就会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没有保暖,就会感冒。
②逻辑后果
不同于自然后果,它要求一个大人的介入,决定哪种后果能为孩子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人的合作。
对于孩子的不同的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后果。
区分逻辑后果与惩罚的“4R原则”
家长决定使用哪种逻辑后果,取决于它是否能给孩子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从而鼓励孩子选择负责任地合作。
区分逻辑后果与惩罚这里有4个R原则:相关、尊重、合理、预先告知。
①相关
指后果必须与行为相关。
②尊重
指后果一定不能包括责难、羞辱与痛苦。
③合理
指无论站在孩子的角度还是相关人员的角度都是合理的。
④预先告知
让孩子预先知道,如果他选择了某种行为,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
这四个“R”缺一不可。
逻辑后果,大概是这个样子:
如果你打坏窗户,你就自己挣钱承担修窗户的费用。
如果你将玩具带到学校,老师就会一直帮你保管到放学。
如果你赶不上班车,你就要走路去。
如果不把衣服放在洗衣筐里,我就不会洗。
好的判断力来自经验,而经验来自糟糕的判断。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它能让孩子寻找解决办法,也是鼓励他们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
区分逻辑后果与自然后果的运用场合
有时候自然后果会有效,比如孩子摔跤了,感到疼痛,下一次他就会更加小心;孩子穿少了觉得冷,就会去穿更多的衣服来保暖,这是本性。
但在以下四种情况里,不能采取自然后果:
①孩子处于危险状态中,如我们不能让孩子体验在大街上玩耍的后果,不能让孩子体验被伤害的感受。
②花时间训练。监护、转移注意力、转移孩子的行为是你可以用于幼小孩子的三大法宝。同时,你可以花时间训练孩子,直到孩子的大脑成熟到能理解因果关系。
③当自然后果影响到其他人的权利时。你不能容忍孩子向路人丢石头,这也是为什么4岁以下的孩子尤其需要监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当孩子的行为结果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问题时,自然后果就不会有效。如不刷牙,不按时睡觉,不做作业,在孩子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逻辑后果只有在运用得当、正确的情况下,才能让孩子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它不能伪装成“惩罚”。
同样地,家长在自然后果运用恰当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首先成人一定要明白:我们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但是要接受的是,他们有了某些不好的行为。
我们成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而是需要想办法帮助他改变这些行为,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守护者。守护者不仅要会爱,还要会指引他知道他哪些行为是错的,是需要改变的。
其次,我们也要意识到,很多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并不一定是带着坏的目的,往往只是孩子“无助”的表现。
孩子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根本不会意识到他们行为的后果,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讲,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伤害别人这件事情。
孩子看到面前有东西挡住了他们路,有的孩子第一反应是绕开路;有的孩子的直接反应就是把东西拨开,如果是另外一个比他矮小的小朋友,他很有可能就直接把这个遮挡物推到一边。
第三,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是我们了解孩子认知,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平静的与孩子沟通,教给孩子学习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帮助孩子理解社交规则、行为规则的过程。
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知道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逻辑后果少用为好,我们更应该专注于解决方案:第一是要了解什么是问题,第二是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
尼尔森举了个例子,在一次班会上,老师让大家头脑风暴,对两名因为没听到铃声迟到的同学讨论逻辑后果。
下面是孩子们列出来的清单:
1.让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2.让他俩放学后留下,时长等于迟到时间。
3.从课间休息中扣除相应时间。
4.取消他俩明天的课间休息。
5.向他们吼叫。
然后,老师让大家忘掉逻辑后果,为有助于同学准时回来教室的解决方案做一次头脑风暴。
下面是他们列出的清单:
1.大家一起喊:“打铃啦!”
2.迟到的同学可以在靠近电铃的地方玩。
3.迟到的同学注意别人什么时候回教室。
4.把电铃调得更响一些。
5.迟到的同学选一个好朋友,提醒他该回教室了。
6.打铃的时候,大家拍他们肩膀来提醒。
两个清单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前一个看上去像惩罚,它关注的是过去,以及让两个学生付出代价。
后一个更像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关注的是帮助两个学生在将来做得更好,其焦点在于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第一个清单是用来伤人的,第二个是用来帮人的。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是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整体思路也从原先关注惩罚结果——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什么代价,转向解决问题——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