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李叫兽的文章,感悟挺深的,当你看的越多,听的越多,你会发现,他们都在讲同一件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
很多研究型学者,尤其是老外,大部分的学者好像也都是企业家,管理者。他们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花了十年乃至一辈子写了一本书,我们用了两天把它读完。那一刻,你会很有愉悦感,乃至过个两三天,一个星期,还是有余味。
一个月之后该干嘛干嘛去,哪里来哪里去。这其实跟去酒吧玩没区别,那些玩一夜情的人,过后除了空虚寂寞,还是空虚寂寞,你会再次寻求下次的愉悦。
记得以前在拉萨的一个青旅,碰到一个徒步爱好者,说自己手上的手环价值连城,我看看自己手上的,跟他的没区别啊,我也是从市场淘的每个珠子串起来的,也是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串同样的。对方的理由是,每天用手去打磨把玩它,慢慢的你的汗迹心血与它融为一体,它有了自己的形状,它是有灵性的,那时候它才真正属于你。
书上的东西是很不错,但没有联结到你自己身上,跟你有什么关系?
书不在多,而在精,看些经典的,好好打磨,构成你自己的框架。每本书就像每颗珠子一样,天天握在手里,好好把玩。我买的一串手珠,能有10个左右的珠子,我想或许我应该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十本书,摸清摸透,好好把玩,而不是随风飘荡。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是很好的7个珠子,把这些习惯物化程手串、戒指、项链。你时刻的感觉到你带着它们出去了,它们与你并肩作战,做为人处事,它们会时刻的出来帮助你,这想法很怪异,不过似乎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