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秋,与雁塔区数学教师读书分享会结缘,与会七位数学老师的精彩发言至今还意犹未尽,尤其为张老师的读书精神而鼓掌赞叹。参会当天我就将老师们分享的书目在网上下了单,并在工作间隙不断学习,也在同事间做了推广。
少时读书开窍较晚,一是当时身为男孩的我在村里贪玩并不知道看书;二是到了初中想看书时,却因父亲将读书看作不干活而偷懒的借口作罢。直到高中起,我才在英语樊老师那里借到了《家》,《春》,《秋》这三本书,至此开启了我并不顺利的读书路。
从开始读书我就在琢磨,人为什么要读书?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有女颜如玉”吗?可能是,先看吧,书里面自有答案。那时的我冥冥中感觉到:普通的我们所经历的事,遇到的困惑,想解决的问题,想得到的方法,一定有一位智者在他的那个时间和空间里经历过,在他的书中也一定有所表述,所以我要看经典,带着疑惑来和思想者对话,寻求答案。
起初,我的疑惑来自于地球的形状:地球是圆球吗?
我有过这样的疑惑,因为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出于对老师和书的信任,也摸过地球仪,看过相关视频,所以我选择了地球是圆的。终于在《数学史思想概论》29页里我遇到了说服自己的答案:亚里士多德是从月蚀推测的,在月蚀时,它的外线总是弯曲的;既然月蚀是由于地球的插入(太阳与月亮之间),那么,它外线的那种形状就应该与地球表面形状相吻合,所以地球必然是圆球形。多么完美的解释,我想象不到在2000年之前的一个夜晚,智者的他想了多久才找到了这样的答案。我想,这段文字之所以受人们尊敬,不仅是因为它记录了一种发现,而其背后承载的质疑才是值得人们更为敬仰的地方。
接下来,我对文字故事也有了疑惑:澹台灭明?
曾经的一位同事杨老师,作为一个物理老师获得了县区级诗词大会教师组的冠军!在随后给全校做获奖发言时,他分享了《夜船序》中的一则故事,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我在操场只听到了“澹台什么,小僧伸脚”。带着一份疑问我在网上找到了原文。进而了解到澹台灭明是一个人的名字,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乃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貌丑,但品行端正,“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孔子评价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则百余字的故事中僧人最后的一问一伸脚,我印象很深刻,这种质疑,这种交流不正是现在课堂中孩子们所欠缺的吗?而这种质疑就是我必须要给孩子们传递的。
再有就是我现在对日常工作的疑惑了:教育热情怎么保温?
我很想尽我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数学思维传授给我的学生,但自发的满腔热情时常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态度不端而受阻,在《课堂密码》中找到了原因:原始态度和学习过程态度,前者是没有进入学习之前学生对待学科活动的态度,后者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习的态度。由此我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更具有针对性,效果更明显。
在我教育学生感到孤立无助时,在读《病隙碎笔》中看到“你们、我们、他们”论述时得到了启示。教学中谁是我们,谁是你们,谁又是他们?当听到卜一楼老师关于生长数学的课堂点评,我意识到教学中必须要依靠学生,进而转变自己作为知识代言者的身份。几天后我有了尝试,在一节数学课前我和学生们说到我们才(老师和学生)是一起的,看到孩子们漠然的表情,我又说:“我们一起对付课本知识,因为这些才是你们。”从那节课开始,我们的关系更融洽了。几天后的午餐时间,我和几位同事坐在一起聊到了这本书,说到了“他们”,类比到教学中时我们都开始了思索。突然我想到:他们就是除过我们和你们的所有。困惑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我想接下来我要竭尽全力将他们请来和我们一起走在这条教育的大路上!
在描写一位紫砂手工艺人《吴小兔自述》这本书的结尾我看到,紫砂是“似石非石,石中砂;似泥非泥,泥中骨”。在公园晨练时发现了一块石头,他每天拿把小锤子,抠那块石头上面的共生矿,一次五六斤,扣了十多天,得到了接近一百斤紫砂泥。看到这里我就想,我面对的孩子不就是这样的紫砂吗,有的已显现才能,还有的在智慧之身外仍附有些许石子,我要想办法团结他们的力量一起去除这些小石子,让紫砂重见天日!我坚信进入课堂的学生一定是带着一颗求学之心而来的。我会尽我所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我要借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圣地亚哥手中的乌凌和图明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受《百年孤独》中马孔多的神秘,学习《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的执着,感悟《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的不凡人生,感悟《小王子》对心中玫瑰的热爱,利用《嫌疑人X的献身》中几何和函数的转变思维,在思考中一起描绘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