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随意吸收负能量
人的内心就像个有定额的容器,装满了负能量,正能量就挤不进来了。反之亦然。
有人总说,这个社会乌烟瘴气,存在太多不公平,让人气不打从一处来。也有人,一天到晚笑意盈盈,一副从未被生活辜负的样子。两种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处境也差不多,心态却天差地别。
为什么?
因为“愁眉苦脸的人”习惯于不断吸收各种负面信息。轮不到自己操心的国家大事,要记在心上。已经过去很久的事情,还忘不掉。未来还不确定的事情,总是忍不住去想。别人一句不好听的话、一个不太友善的眼神、工作中的小问题、生活上的小麻烦都会在心里投下一片阴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慢慢地,这团包罗各种负面情绪的乌云越来越大,直到让人看不到一点阳光,心生绝望。人若是植物,美好的事情就像阳光,阳光进不来,人就枯萎了。
反之,灿烂明媚的人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小确幸。走出门,看到开得绚烂的花儿忍不住会心一笑。阳光照在身上、微风迎面扑来,都忍不住感恩大自然的馈赠。遇见不合理的事情,更愿意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人也就不再纠结。活得阳光的人每时每刻都安然地活在当下,不沉溺于过去,更不戚戚于未来,懂得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天生万物,有阴就有阳。毕淑敏说,我们要提醒幸福。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天,用心收集美好,一天天过去,心里的爱就会一点点多起来。人若是机器,幸福感就是动力,给人力量去应对生活的重重考验。
02不随意散播负能量
祥林嫂那样逢人就诉苦的人,刚开始还能得到别人一点点同情。久而久之,大家就麻木了,甚至开始感觉反感、避之不及。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除非是很好的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大多数人都没有闲情操心别人的烦心事。然而,谁也不是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自己选择的路,还是得自己去走。自己要吃的苦,别人都替代不了。
习惯诉苦会让人变得软弱,选择性不去看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习惯抱怨会让人变得偏激,无法客观看待问题。
天生理性而积极的人不多,大多数人都既情绪化又被动。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平安喜乐之心。于情绪崩溃之时,及时把自己拉回来,心不乱、人不扰。慢慢修炼,日复一日自然会变得更豁达、坚定。
03少说话,多做事
古人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得多,做得少,而又意难平,是世间大多数苦恼的根源。无欲无求,自然甘居陋室一隅。稚子无忧,皆因心思单纯。小孩,没有人设包袱,说话做事,随心而动,所以能活得没心没肺。大人,追求多,抗拒的东西也多,所以总是很纠结。想成功,却又害怕失败。想变得更优秀,却又害怕吃苦。想减肥,却又想吃美食。想升职,却又不想太辛苦。凡人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却暗暗期待福从天降。
幸运女神当然也有昏头的时候,但却不是常态。想到达远方,现在就要启程,风雨兼程,至死不悔。
04养成凡事做计划的习惯
人在江湖走,道路千万条。没有地图,很容易迷路。人生的地图,由自己绘制。有清晰人生规划的人,都不会混得很差。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人,却不得不努力忍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一辈子很短。看《人类简史》就会明白,在百万年的时间长河里,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那些努力过的痕迹会留在我们的基因密码里。从猿人到智人,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现代人类的历史何其短呀。5000年前,才出现最早的王国、文字和金钱。可是,人终究是进化成让其他生物敬畏的存在。
一辈子很长,每天进步一点点,愚公也能移山。科学家们穷其一生发明创造,才让人类世界日新月异。越早确定内心所求的人,越能早日实现梦想。沉浮人生,越往后,活出自己的成本越高,阻力越大。
习惯做计划,哪怕不能一切皆如所愿,至少无怨无悔。
05 专注
列夫·托尔斯泰说:“能赢得普遍尊敬的人,并不是由于他显赫的地位,而是始终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无论做什么,若只有一时激情,而不能长久坚持,必然如烟花绚烂而易逝。人生若逆水行舟,定力不够,必然随风飘摇,还可能翻船。少有人能坚定地一条道走到黑,因为岔路太多。诱惑、苦难、惰性都像美杜莎的歌声让人无法自拔。只有像任正非这样有信仰、有格局的人才能乘风破浪终有时。
专注并不是傻傻地坚持,而是懂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目标若足够明确,迷雾自然会散去。行动若足够坚定,滴水亦能穿石。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非也漫谈(feiye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