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7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
每到这个时候,各位吃客都得对东南西北粽子来场“甜咸”争论~
依我看,众口难调,不必过于争论高低长短
但是,只要来个潮汕粽球,“甜咸”你都能吃到
只有咸甜双拼的粽子,才是正宗的潮汕粽球~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潮汕粽球,到底是怎么个甜咸双拼法~
虽然说个各地的粽子都以糯米为主料,但是潮汕粽球还有香菇,黑豆沙,莲子,红枣,蛋黄,虾米,干贝,板栗,白果等十多种辅料,外形为六角球状。
粽球里的糯米粒粒分明,五花肉的肥肉融进了糯米里,再加上虾米莲子的香甜;黄橙橙的咸蛋再配上黑豆沙跟糯米,咬一口粽子,没有其他肉粽的肥腻,口中满满都是料,清甜和咸鲜糯香交织得毫无冲突。
关于双拼粽子,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据说以前潮汕的粽子也只有咸香粽和豆沙粽两种,在澄海县有一位以卖粽为生的爷爷,所制作的粽子为邻近乡里所称道,常常有慕名而来的食客。一次,有一个小男孩来卖粽爷爷的摊档前吃粽子,面对两种口味都舍不得放弃,无奈口袋中钱只够买一个粽子,正犹豫不决。突然卖粽爷爷灵机一动,取出两个不同口味粽子,各分成两半,两两相拼成为一个双拼口味粽子。一份钱吃出两个口味,这太符合潮人的精明的理念,所以“双拼”粽子就流传开来了。粽子界的“咸甜主流”之争,就这样被潮汕粽子完满地解决了。
现在的潮汕粽球,并非只存在端午节才有了,它已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潮汕小吃。在汕头提起粽球,大家一定会说到老妈宫粽球,老妈宫意指妈祖宫。创始人张强德是民国初从乡间来到汕头埠卖粽球的,夜间点灯在家里制作,日间在儿子张良杰的帮助下到升平路头老妈宫邻近墙角摆摊叫卖。老妈宫粽球里有甜、咸双拼料馅,甜料馅部分为绿豆沙馅(或乌豆沙馅)和水晶馅,以料足味多吸引众多食客。
老妈宫粽球店里,曾悬挂着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玻璃匾,这四个字的潮汕话意思是,只有吃了并且仔细品味以后,才真正知道它的好味道。由于老妈宫粽球的出名,这四个字竞也跟着流传开去。"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成为潮汕地区人们的一句口头俗语了。
在家的时候,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粽球,它既普遍也重要。小时候妈妈会说:吃了粽球,才会“壮”(潮汕话“壮”与“粽”同音“zang”),现在在外面读书,不来个双拼粽球,端午节都不完整了,我想这应该是独属的乡味。
无论粽球是甜是咸,都代表了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特色,粽子都能变换出不同的滋味,连同那个城市的记忆一起,杂糅进形状各异的粽叶和配方不同的内涵里。
长久的历史过往,食物代表着你从哪里来。而今,食物代表着我们想要去到的地方,以及内心里最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