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为了自己一直坚守的梦想,满怀热忱的为之奋斗许多年,最后梦圆,皆大欢喜;或是路途坎坷,还没能达到理想的状况。我总是会不胜唏嘘,不是因为结局怎样,而是我羡慕这些人的热爱。
说来惭愧,从小到大我没有什么热爱的事情,似乎什么都能引起点我的兴趣,当然也只能局限于此。我对于事物的狂热程度只能定义为勉强喜欢,抑或者比较喜欢。
小时候,因为一个电视剧喜欢上悠悠球。不单单是我,当时整个小学都流行起这个,流连班级上成绩最好老师最喜欢的那部分男生,最起码的也会耍耍魔术手(一种悠悠球的招式)。哪个男生要是不会玩悠悠球,是要被排挤在“圈子”之外的。“圈子”之内,我们把手里的悠悠球做了个排名,外观漂亮,睡眠时间长的悠悠球绝对是要受欢迎的,它的拥有者必然也要遭受成片的巴结,以求借回家玩一天。尽管每个人的悠悠球都不尽相同,我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玩。有时候上着课我都忍不住从抽屉里拿出来摸一摸,下课老师前脚刚迈出教室,我就已将线缠好,套在手上准备耍几个招式。高年级生往往会掌握更多的新招式,一到放学的时候我就跑到校门口,在一个“圈内人”的聚集地拜师学艺,然后拿去切磋。为了买新的悠悠球我一个星期忍住不买零食,摔坏了能心疼好久。当时我的想法是把悠悠球一直玩下去,成为真正的高手去参加正式的比赛。结果时间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掌握几个高阶招式,就没有再玩下去的兴趣。
有次放假回到家,看到堂弟在玩悠悠球,招式变幻莫测,手眼配合天衣无缝,比我当初玩的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初中的时候因为在网上看到一些牛人的吉他弹唱视频,不禁被吉他的魅力所吸引。决心开始弹吉他,然后能够自己写歌。当然还有点小心思,听说会弹吉他的男生很受女生欢迎。那段时间我大张旗鼓的陆续买了许多教材,花七百五十块买了一把木头吉他,还报名参加一个短期的培训班。朋友不禁为我的架势所吓到:你真的要开始弹吉他,走上文艺的道路了?我用坚定的眼神回答他们没错,就是这样。可结果是教材翻了没几页就开始犯困,培训班练习不到半小时就抱怨手指疼,之后就和旁边的男生聊天。
直到后来的一天,我觉得乐理的世界太过庞大繁杂,况且我的节奏性也不好,找不到拍子,就把吉他连同教材三百块卖出去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喜欢唱歌,每天早上都要唱给同桌问他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后来从他狰狞的表情发现我不是哪里需要改进,我只是单纯的跑调,唱歌就没有再继续。
初中的时候还写过一段时间小说,后来没写几万字就开始偷懒,最后完全搁置。
高中看灌篮高手喜欢上打篮球,觉得对于篮球可能是真的热爱了。体育课几乎从不缺席,买各种各样的篮球期刊,看比赛,脑海里时常浮现球星的招牌动作。夏天再热也要去球场练练球打几场比赛。
听到窗外拍球,投篮,呐喊的声音,腿就忍不住发抖。
虽然会遇到很强劲的对手,会感到挫败,可过一会又会恢复干劲。
而且整个高中我都没有放弃打篮球,心想这可能就是纯粹的热爱吧。
可是现在要是问我是热爱篮球吗,我觉得不是。
升入大学,加入球队,当兴趣转变成每日枯燥的训练后,对篮球的热情就开始削减,有时候甚至会厌倦打篮球,站到球场上哈欠不止。队友都纷纷表示惊奇:你打篮球居然会犯困。不愿拼不愿抢,学长恨铁不成钢。打新生杯,遭另外的一个院队血洗,心里却没有丝毫波动,心想输了就输了呗,还能怎样。的确,我没有那么热爱篮球,做不到爱屋及乌,我讨厌训练,做不到科比那样四点钟就起来训练。我也没有热爱到这么在乎输赢,也没有热爱到无论严寒酷暑都每天去打,甚至我都没有这么想运动。突然之间篮球成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工具,球队训练变成了一种负担。看到队友尽管天赋不佳却依然保持着热情的练球,由衷羡慕。
我没有很热爱的事物,所以我十分羡慕其他人的热爱。
看到别人的热爱并为此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会多么希望我也有这样的干劲,不顾一切的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
那种付诸全部心力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所以当你有一份热爱时,请不要在乎他人的看法,更不要因为种种原因轻易放弃,全心全意的坚持下去。真的会有人,站在一旁,向你投来十分羡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