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吉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目标的阐述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体验式作文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适合语文教学实际,适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验式作文的理论依据
1.符合“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普遍原理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不竭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离开丰富的生活积累、体验,作文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符合“作文产生于生活的必需”的观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目标
1.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实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改革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探索新课改形式下的作文教学思路与策略。
三、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积累,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机会,并开展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四、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的收获
体验式作文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和积累入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学生在每次作文中都能有所收获,呈现如下特点:1.感情真挚,体验真切;2.叙述具体,表达丰富;3.构思巧妙,感受独特;4.形式多样,表达灵活。
五、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反思
1.体验式作文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作文教学只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出发点和归宿点回归到“人”,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2.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
只有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不断地批判、汲取、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经验,课题研究才不会走入“死胡同”,体验式作文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3.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做到“持之以恒”
只有正确对待课题研究中的反复现象,付出不懈的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今后,我一定坚持走体验式作文教学之路,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在写作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