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忌反季水果
反季蔬果,有形无实,徒有一个外表,缺乏一股自然之气。所谓不时、不食,吃了不仅得不到气、味,反而消耗阳气去消化它。比如,在冬天吃西瓜……特别是北方,天寒地冻,本来是没有绿叶蔬菜的,那吃什么?
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土豆、山药、萝卜、红薯、胡萝卜等土生土长,最得土气,不仅应季,还能补中气,因为离你最近的水土,才是最养护你的。当然还有食物的种子:栗子、榛子、核桃、松子……补益肾气。推荐芡实栗子粥:
做法:先将栗子50克去皮、剥净,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后,将粳米150克淘洗干净放锅中,放入栗子、芡实粉30克,大火烧开,改小火熬20-30分钟,待栗子绵软、再放入核桃仁适量,煮5分钟左右即可。
芡实,入脾、肾经,平补之品,补而不峻、防燥不腻;最擅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栗子,益肾宜气,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此粥补肾养脾,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清晨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有一定缓解作用!
二忌频繁洗澡
有的人一天三洗,一天一洗,一不洗澡身上就不舒服,殊不知,洗澡可以打开身体的太阳,让阳气外泄。立冬后少洗点澡,将那些为了习惯而洗的澡,用擦身来代替,通常一周一次足矣!
洗完澡后,要马上擦干身体,马上吹干头发,头发上湿气的蒸发,会带走头部的大量阳气,日积月累还会偏头痛。这与淋雨湿身后,要马上换衣是一个道理,避免不必然的白白浪费宝贵阳气。
三忌频繁拔罐、刮痧
单纯为保健或减肥,而频繁拔罐、刮痧,那是违背冬季养收原则的,特别是体虚之人,来年春天容易感到气血不足,头晕目眩。如果一定要拔,不要超过20分钟,时间过久消耗气血。
四忌桑拿、汗蒸
桑拿和汗蒸必然大汗淋漓,过多的出汗,则导致阳气过多外泄,有违冬藏。如果一定要桑拿,最好在白天进行,白天为阳,晚上为阴,更应该收敛。
所谓不与天合者,天厌之。人类作为天地中一粒微小的尘埃,只有紧随天地的节奏,才会越来越好。
冬天来了,减少张扬,养精蓄锐,敛阳护阳,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