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培养技能、解决问题,而是重生。
在正式成为讲师之前,有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叫做TTT,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也叫作,培训培训师的培训。
在这个课程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讲好一门课程,那么首先你需要知道的,就是成年人的学习特点。
1. 必须想学才会学
2. 只学他们认为需要的东西
3. 喜欢应用过去的经验
4. 喜欢在做中学
5. 喜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
6. 学而时忘
7. 下课后很少复习
而圈外的孙圈圈老师也说道,成年人的学习特点第一个在于自愿,第二个在于经验,第三个是自主性,最后一个需要知道行动。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经验。
跟孩子不同,成年人有很多自己的经验,所以最终学习效果会受到经验影响。比如学一门课,我们所有人都曾经是学习者,有很多年的学习经验,所以我讲起来,就很有代入感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课程中会有很多案例、故事,就是为了利用你的经验,帮助你理解讲解的内容,便可以更好的吸收。
而假如对方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他就会很难带入,很难学会,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学习经验。沟通也是如此,你不能假设所有人的心理表征都很高级,都能瞬间读懂你的意思,所以,我们要同频。
而经验也会有相反的作用,我们往往会把学习内容跟过去认知做对照,决定自己是否接受。当学习内容超出我们认知太多,往往很难一眼看出价值,甚至会产生逆火效应,让自己更加坚信原本的错误信念。
这就是固定思维。
固定思维
固定思维是指,人们愿意相信,别人是有天赋的,而自己没有。
成长是需要机缘巧合的,而自己未必会碰到。
改变是非常痛苦的,自己不会去尝试。
所以我们总结到,固定思维的人规避挑战、痛恨变化、关注限制、在改变现状上无能为力、不接受批评、喜欢呆在舒适区、有时候感觉努力是无用功、认为毕业后无须学习。
你有没有发现跟身边的人很像,比如有些一些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伙伴,突然说快30了,得回家结婚了,找个工厂更靠谱一些。
还有的长辈,当你生病的时候,家里常说,这是着凉,这是上火,高速收费站是个好工作,当城管才有派头,在工厂够稳定,你说什么都没有用。
还有同事和好朋友,有时候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真的感觉对方浪费了自己的资源环境,可是提起转变,基本是没什么用的。
有的时候我们说,只能等自己吃亏的时候人才会转变。
可是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吃亏了还一如既往。
当然我们不是说这些生活方式不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只是在追求个人成长,追求蜕变的这条路上,我们要想有发展,想更有机会,就得转变成成长型思维。
而根据经验,当每一次反对的意见提出的时候,固定思维的人,会对自己认为对的事物,更加坚信,更会找出一堆理论来进行反驳你,哪怕是无理的。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看着身边的人的固定思维,而自己却时时都陷入到固定思维当中。
比如,说学习成长这件事。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学习的力量的时候,我就经常跟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当时非常无奈的是,有些人明明懂得这些道理,他们也认可你说的,可是偏偏不去做。
甚至于说,对于身边看到的人,大家也都知道,那个领导固定思维了,那个哥们太死脑筋了,可是换到自己身上,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你说对方有发展吧,也有,可是你看着他每天到公司就开始刷手机,一直刷到下班,还说混一天是一天,想着有一天幸运可以砸在自己头上。
可是他又知道,越努力越幸运。
然后,在意识到这点的同时,突然发现,自己也是如此。
就算你看的再清晰,依然逃不过思维谬误,与自我的固定思维的怪圈。
破除误区
所以,那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破除误区了。
比方说,固定思维和成长思维的书《终身成长》来一本、《影响力》、《细节》还有一些心理学的书也看一看,先知道误区都有哪些,然后逐一破解。
这就是学习的过程,当你想解决一个问题,首先你得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
接下来,你得自己自己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这个问题需要解决,而自己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正在犯着一些错误。
就好像生病一样,几乎没有谁,不生病天天跑医院让人家给自己看病的。
所以我们要怎样?
要自省,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去发现更多误区,不断的思考一切可以优化的思考方式。
这,就是心智升级。
心智升级
这个词在我写的内容里面出现的太多了,头脑升级、心智升级、认知升级。
反正,就是让自己的操作系统更高级,更流畅。
然而,这升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思维模式,进而触发行为模式的转变。
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了刚刚所说的误区后,学会了低头走路的同时也要抬头看天。这就是从认知,从思维,到行动。
升级着升级着,你突然发现,哎呀,好像自己更高级了,不单单是为了破除误区,而是通过这个升级,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比方今天我真正跟你想说的,从信息到蜕变。
当一开始,你去接触一个信息,一个知识的时候是为了什么?
为了考试,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为了赚钱,为了让自己更自由,为了知道更多的东西,为了有谈资,为了能跟更多的人有同理心,为了学习的快感,为了,炫耀。
学习的目的有很多,而众所周知的就是,改变自己,也就是赚钱。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
如果你问对方,人为什么要学习?
对方会说,当然是为了提升自己啊,那提升后呢?
当然是赚钱了。
可是BUG出来了,学习是为了赚钱,真的有谁,是为了这个目的从一而终的十年如一日?恐怕身边人来讲,是没有的。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些人买书是为了发朋友圈,显然这个也不行。
是为了解决一个个问题。
我之前说过,什么时候掌握知识最快,就是去做。
你通过解决问题,达成结果,这才叫学习成功,所以,没什么学习功利这一说,学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升销售几率,破除自律问题,学画画,学协作,学演讲,学思维、判断、沟通,去跟对方更好的沟通。
几乎,任何问题,都有解决方法。
但是,虽然找到了普遍的学习目的性,可是跟蜕变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这是一个越早发现就能越早蜕变的事情。
你学的每一个思维架构,每一个模型,每一条信息知识,都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智模式,甚至改变你的全身。
比如说沟通,黄执中在《好好说话》当中有一节说到,学习沟通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解决这个沟通问题,而是为了重塑自己。
你得知道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吧?你得知道你与对方是什么关系吧?你得有同理心吧?还得控制情绪,还得增加自己的学识更好的理解对方,还得细心会观察等等等等。
这个过程,早已超出了解决沟通这件事了啊。
《我们懒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中也提到,人生的关系、生活方式、打比方的方式,都在重塑着人,也就是你我。
当看到美景的时候,人家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你只会说,我靠,真他娘的好看。
这个背后,难道不是心智模式的限制嘛?
为什么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诗经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典故,隐喻在里面,你通过学诗的过程,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自我的素养。
还有这几年我一直在学的配音课。
你说我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声音也好,是为了兴趣也好,是为了配出几个好作品也好,是想通过这个改变演讲的质量,是为了从中拿到一些素材应用到培训上,等等等等。
这背后,最重要的是,了解自我。
比如说,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一个稳重的人,收到对方的通知,会说,好的,你放心吧。声音下沉,稍缓。一个年轻人,可能会说,好嘞,我这就去办。声音快,显得不够稳重。
而遇到纠纷的时候
有些人会声嘶力竭,有些人会默默观望,有些人会选择讲理,有些人会嘲讽傲娇。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情况,说出的话,给出的反应,都不大相同。
就像安娜,卡列尼娜结尾后,很多读者都说,怎么给我们的女主给写卧轨了?列夫托尔斯泰说,不是我把她写的卧轨,而是她自己要去卧轨。
所以,在配音一开始,要做足了人物分析,就跟演戏一样,这个人经历过什么,性格有什么变化,这个性格贴什么声音,他对女主是什么态度,对女二什么态度,对男二什么态度。
过于标签化的,坏人就要鬼哭狼嚎的配音,生气就要大吼,肯定是错误的理解的。
好的,回到我们自身。
你说这个过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
得到的,是自己的蜕变。
比方,我去分析自己的人设是什么样的,我说话是什么样的,是年轻化的,自信的,阳光的,有很多想法创意的。
可是如果转向稳重,那自然,这个稳重的人,面对事情的做法,体现的总做就出来了,怎么说,怎么做。
记得一开始学的时候,宇彤老师就说过一句话,说:你所需要的未必是改变自己的声音。而是,通过了解自己声音,再学习深沉的声音,把你自己的声音,逐渐贴上去,你自然而然就会变了。
也就是,从一个声音往低沉的方面靠,从学习模仿,到真的成熟稳重了。
这,就是给自己重新定位。
为什么我去公司,至少是商务休闲装扮。
为什么在讲课的时候,我一定要西装,因为这是一种仪式感,我告诉自己,在我换上衣服的那一刻,我就是整个会议室最专业的讲师。
而穿上后,你会发现,真的会给你带来改变。
这和声音是一样的,通过一个小动作,影响到全身上下。
很多人会去学习打造个人品牌。让自己设计成什么样子。
而更简单的方法是,赶快做起来,从一个小小的事件开始,你的改变,就已经开始了。
而学习,也不单单是解决问题这么简单了。
而是,重塑你的人生。
(想象我用深沉大叔的声音如何表达,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