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怎么度过周末呢?我现在是在深圳进行大内训,以内训的方式度过这个周末。未来希望大家也可以参加内训。
2.昨天我非常高兴遇到百家讲坛鲍教授,我佩服他的对于孔子等的学识。
3.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赚钱买房子,那太单薄。
4.人活着的意义,我自己觉得是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提高灵魂的高度。
5.鲍教授说教育的意义是: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类的技术。
6.文化是精神文明,技术是物质文明。
7.回顾中国往年。我们对技术追求得多了一些,对精神追求得少了一些。
8.阴阳中的“阳”是物质文明,“阴”是精神文明。我们现在失衡了,得调。
9.鲍教授说吃饭的时候大家发现孩子现在学英语学乐器学编程学运动学奥数,太多了些。鲍教授说:我也只会一样乐器,我到现在也活得好好的。
10.柏拉图学院的人把钱凑齐给到来问这个问题的人:我学数学有什么用?(因为数学是技术,不是精神)
11.学数学不是记忆,不是一道道题的算,而是逻辑思维能力。鲍教授说,中国高中生可以去教外国大学生的数学,但到了高端的博士研究与创新方面,中国做不到新技术的领先。
12.我们不要在琐碎里学习,我们要在道上的学习。
13.君子不器。君子不着相。君子回归道。
14.樊迟的故事。他提了三次问题“仁”,两次“知”。孔子要回答多次。忠厚的人,老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解答。樊迟问孔子:怎么种庄稼?怎么种花卉?孔子皆不回答,让他去问老农和花匠。
15.孔子说:樊迟,小人哉!
16.樊迟着相,着器,所以孔子不悦。樊迟后面问:老师,人生怎么去辩惑?孔子大悦:善哉问。
17.有时候别人回答我们的问题是素养,你问的问题决定着他是不是会跟你交流。
18.你问的问题本身就是水平,就是思考的维度。(小思:反思我上次与胡大平老师连麦,被他骂:你脑子有问题吧?此刻想来,确实如此。)
19.伦理的中间有伦,有理。人的本性不是自然的本性。
20.鲍教授讲的一些概念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我特别喜欢听。他提到:什么是人的素养?
21.鲍教授讲的有点抽象,这个有点深,我今天暂时不讲深。
22.一个人的素质肯定不是技能相加,肯定不是知识的相加。
23.大家觉得是你们的知识更丰富?还是孔子的知识更丰富?
24.肯定是我们现在的知识比孔子多得多。孔子只知道夏商周,不知道秦始皇,辛亥革命,佛学,大炮,手机,微信。
25.可我们的智慧未必达到孔夫子的智慧。为什么?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6.教育最后回归两个字:心性!
27.真正的大学不是学专业的,是学做人。(小思:昨天连麦神秘嘉宾达哥给的启发——孩子高中阶段开始学习人情世故,为人处世,不要傻傻地学知识,做高考试题。)
28.知识是会过期的,智慧不会。我们应该种下一颗种子:去大自然玩,跟大自然学。引导孩子自己解决生活中他遇到的所有问题!听课要听智慧的课,不要老听知识的课。
29.要给孩子种下:价值观!
30.鲍教授昨天说的例子:学生能不能给老师送礼?大家觉得能不能?
31.有个电视台采访鲍教授这个问题,鲍教授回答:如果一个学生未来可以给领导送礼,给同事送礼,给帮助解决问题的人送礼,那他为什么不能给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送礼?(礼物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
32.有个人说:我一直不认可孔子,我觉得孔子不对!鲍教授说:哦,你是个不仁不义的人啊!学生:老师,你怎么能骂人呀?鲍教授:孔子提倡做人要仁义道德!你不认同他呀!
33.价值观后面就会带来行为。中方和西方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我们中西合作时发生的冲突背后是价值观的不同。
34.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和老天自有安排,你信哪一个?别人打你一巴掌,你也要打回去。以及把另外一边脸放过去让人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35.学以致用。我们听完课了别听了就忘了。我们昨天听了鲍教授的精彩演讲,我们今天就要把它用起来。
36.小结: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问问题要有水平,小人哉和善哉问。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回归:素质、心性、价值观。
37.直播间讲的你们可以拿去用。我只是你们的源头之一。你们要回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