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施陶丁格说,智慧包括处理消极情绪。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来势汹汹如潮涌至,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去平复?
一行禅师在这里面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他说他有一间很好的禅房在法国。有一天刮台风,后来他跑回那个禅房的时候,那个禅房已经完全变成了不同的样子。雨水打进来了,整个禅房都湿了,风把窗户全部打开,里边东西都湿漉漉的,很糟糕,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不好。然后怎么办呢?他的办法就是赶紧把窗户都关起来,收拾柴火,烧火。等他把火烧旺了以后,那个屋子开始冒出热热的蒸汽的时候,那个禅房又回到了过去温暖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间禅房,大多数时候我们尽量把它打扫得很干净,但也会遇到突发状况,被外界的人、事、物、境所影响。我们能做的最有效的事就是怎样快速地让心里的那间禅房回到它原来的样子。这里我们必须回顾下自己以往曾经发生的各种情绪,是否经常第一时间去抱怨或者责怪“坏天气”?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禅房里”!
首先,我们必须接受各种突如其来的“坏天气”,因为只有从接受而不是对抗的心理出发,你才有可能最快速度地改变现状(无论它看起来是多么的糟糕)!
有了接受的心理,大脑在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时才有可能发挥它的应急装置,你无法想象这个装置有多厉害,可惜还是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用不到。
或许很多人会说,“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哪那么容易接受?”——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你跨出第一步的关键,固有的思维会严重拖你后腿。你必须放下脑子里的一切评判,对他人和对自己的。你的糟糕的情绪包括对外在的抱怨、指责、愤怒,对自己的懊悔、愧疚、恐惧等等都有如这大自然的风云变化,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如同自己的孩子般,第一时间学会接受它。六月还有冰雹呢?!接纳、接受好过排斥和抵抗,看着它们流经你的大脑和身体,不给予评判,春夏秋冬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此你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用在照顾“禅房”上,试着去练习几次,你会越来越习惯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情绪,“禅房”也会越来越牢固,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要消除坏情绪,而是我们得学会先与其共存,提升内在的管理能力,如果你真的尝试去做了,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的坏情绪只不过是个没长大的淘气包,偶尔和你开开玩笑,解闷逗乐而已,也正是它们让你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