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是一个盆地,这里在全国来讲,是地势最低的地方,最低海拔处艾丁湖面为海拔-154.31米。吐鲁番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故有“火洲”和“风库”之称。全年平均气温为13.9℃,高于35℃的炎热天气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在70℃以上,有过82.3℃的记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鸡蛋”、“石头上烤面饼”之说。在距吐鲁番市区2公里的东郊葡萄乡,有一座古塔叫“苏公塔”,造型奇特,恢宏气派,是清乾隆年间的,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清朝吐鲁番王府第一代郡王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
进入吐鲁番市区,我先去了市政府,整座大楼里空荡荡的,每个办公室都锁着,没一个人上班。今天是9月5号星期六,没人来上班,连个值班的也没有。
离开市政府,我又往市区里面走,在一个小胡同口,看到几个维族老头,我停下车,过去邀请他们共拍几张照片,当时还有一个中年人。当他们得知我的身份及所从事的事业后,很是热情,与我谈了许多,他们的普通话不怎么样,说得很蹩脚。那个中年人自我介绍讲,他叫沙克江.克然木,是吐鲁番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的主任,他邀请我到他家中去做客。我客套了几句,表示怕有些不方便,他说:“没事,別客气,挺方便的”。随他到了他家中,他家也不远,就在附近,拐了几个弯就到了。这是一个四合小院,很不错,挺别致的。在他这里我喝了不少水,也吃了几个干馍,用开水泡着吃的,那种干馍片是烤好的,外表金黄金黄的,闻着挺香,当时有点儿饿了,一连泡着吃了好几片儿,还是觉得没吃饱,只是不好意思再吃了才罢手。我向他询问了许多新疆的情况,他简单作了些回答,不过有好多时候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方便说的。他让我等到星期一,再给我去市政府里盖章,他说他现在不带章的,印章在办公室里。我说我等不了了,我还得要赶路,他说:“那你返回来时再过来盖吧”,我说:“好的”。我又问了他一些南疆的情况,他显得很是紧张,连连摆手说:“別乱说,別乱说,没有的事”。最后,我看着时候不早了,另外再呆下去也什么话题了,他也不善言谈,于是起身告辞离去,并一再感谢他对我的盛情款待。离开时让他给我写了几句话以作纪念,他的儿子嚷着也要给我写,也写了几句祝福的话,他让他儿子出去看了看门牌号码和巷口名称,他儿子回来后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告诉他了,他连同地址和他的名字一并给我记上了。
我告辞克然木父子,离开他们家,在一个靠路边的小饭店中停下,进去吃饭。饭店是一个中年妇女开的,在这里我一口气吃了15个韭菜盒子和两碗稀饭,说是稀饭,实际上碗里没有饭只有汤,最后汤还收了5毛,这在全国来说很少见,这个饭店是在路边下面的路基小道上,并排的有好几家,我问了其他几家都说没有饭了,这才来到了这家,当时已是过了中午。走时我又灌满了开水,走出没多远,那个中年妇女出来喊住了我,原来是我忘了拿我的小背包,她给我送了出来,我接过她递过来的包并一再表示感谢。
我又来到了邮局的大厅中,先去看了看多媒体电脑显示屏上的触摸技术,我亲自上手玩了玩,上面什么都有,挺便捷挺全面的。然后我又到营业台前,让邮局的工作人员给我盖了个邮戳,并写了几句话。
出去后,在路边的一个卖哈密瓜的摊位上买了一个大哈密瓜,借用摊主的刀一条条划开吃了,只吃得肚滚腰圆,撑得受不了。又到了一个广场上,在电影院附近的空地上坐了一顿,休息了一会儿,最后感觉能走时又到了另一条街上,在那里又买了一个哈密瓜吃了,只吃得肚胀得疼得不行,又坐在一边休息了一顿,一直到了下午5点多才开始上路。只所以捱到现在才出发,还是天气太热,气候干燥炎热不敢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