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2
那时,互通电话也是一种方式,但电话也不普及。电话,主要是公共电话,一般在邮局或大型的酒店才有。然而打电话的人能找到电话,还需要接听电话的人也能找到电话才行。
所以打电话并不是通常用来联系的方式。
那时,想打个电话,拉的战线也长,并不是想做时就能做到。需要事先跟接听电话的人约定好,在什么时间,哪一部电话上,会打电话过去。或者这次通电话时约定好下次的通话时间。
常常也会因想去打电话给对方,但因为不能及时通知到对方,而有干着急的无奈。尤其在我结婚后,和老公相隔几千公里,本来需要共同商量解决的生活问题,因为无法及时沟通,有些事也被耽误了。
在那时,接听电话,通常是不收费的,所以有些商家并不友善。因为如果在接听电话,电话被占用,其他人就不能使用这部电话,商家就少了营生。
另外,公共电话没有隐私,所以想说的话,在公开场合也不能说尽。
那时办公室里有电话,但那是分机,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不能打出去,外面也不能打进来。一个单位,只有一部可以外联的电话,还有专人负责管理。
就通讯费用而言,在那时,打电话,属于“高端”消费,只能偶尔为之。因为它是按分钟计时收费。和那时的收入比起来,打上一个电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就算是为了很有必要的通话,也只能一个月打上一次。
打电话这样的通讯方式,同样承载不了我们的日常连接。
(未完待续)
写于202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