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一点主动性都没有?整天各种玩,玩各种玩具,就是不去做口算,就是不去做朗读,真气人……
你们家有没有这样的娃,有没有类似的鸡飞狗跳?
周五了,我的要求很低,就把这些打卡做好就行了。
可是,哎呀,明明知道自己要克制做脾气,可是,还是克制不住。
理论和实践相差太远啊。
我决定记录孩子每天的变化,既然我比较敏感,更能明锐地观察到别人的情绪,那就发挥它的价值。
就像我之前爱睡懒觉一样,自从开始记录,也慢慢地坚持早起了60天了。
所以,我相信,通过我的刻意观察,也是能慢慢改善的。
今天,孩子的情绪起伏出现3次,分别在早上起床1次,晚饭后1次,晚上8点多,到我现在写文的时候1次。
恭喜小朋友,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平时,在外人看来,比较乖巧的她,在家里也有牛一样的脾气,用她自己话说,谁叫我是金牛座呢,牛呗?
但是,我不信,星座并不能影响人一辈子,因为,每个人都有向好性的。
我相信孩子也是有向好的一面的。
既然感到互相争执痛苦,那就接受,并调用元认知能力,去记录观察它。
或许你家的娃很听话,那么,恭喜你,可以在评论区,给到我建议。
如果你家的娃,也是有着暴躁的脾气,可以跟着我,一起观察他们,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看到孩子美好的一面,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心态,而不是被情绪裹挟着,却不自知,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我发现,孩子的这个脾气问题,在我刚开始写文的时候,也有过几次纪录,但是,不好意思去深入地写,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要改变,那就得真实地纪录,才能看到孩子的变化。
今天的观察如下:
周五,
12.6 早上起床,捂耳朵,喊太吵,说话尖锐,不明白什么理由,问了才很丧气地说:太吵了!不要天猫精灵,可是,妹妹却要听天猫精灵,呵斥妹妹不许打开,妹妹听了哇哇哭了。
姐姐也喊旁边的人也都不要说话,对,就是那句:闭上你的嘴巴!(这句话,我听了后,内心很受伤,莫名其妙地躺着也中枪,火不打一处来)我要观察她,这句话哪里学来的?真不讨喜的一句话。
后面,奶奶送去上学了,等放学回来的时候,已经呵呵笑了,好像完全忘记了早上的事,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人类幼崽真奇怪)
12.6 晚饭后,行为表现,不断地敲门,咚咚咚,咚咚咚,怎么劝说也不听,自顾自地敲,让人烦恼。我居然忘记了是什么原因。跟爸爸一起玩吧,玩着玩着吵起来了。
后面,自己从房间里出来,到我的旁边来了,到电脑上画画了。
我问她:你自己出来的,还是奶奶把你叫出来的?(奶奶没理她,自己下楼忙去了,我也自己走开,跑去听放松的音乐了)
她说:无聊了,自己出来了。
我问:那你出来的时候,心情如何?
她朝着做鬼脸,低着头,瞪着眼睛看我,双手叉腰,不知道她什么表情。
但是,我马上看到了她脸上的笑容,比刚发脾气的时候,好多了。
我是如何做的:开始敲门的声响太大,吵得我烦躁,实在忍不住,冲出去大吼了几句。可是,她一点也没改变,照样关上门咚咚咚地敲门。
然后,我回来,不理她,打开音乐,听歌,让心情平复下来。
此刻,她已在我身旁的电脑上画画,又嬉皮笑脸了,天呐,人类幼崽的情绪真的捉摸不透啊。
我忽然感觉自己记录的样子,像一个心理咨询师,通过纪录观察,那还得开出药方子不是,哈哈。
诊断结果:多运动,多学习,就能分泌快乐多巴胺,多观察自己,是否有生气,生气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生气了,知道自己生气的人,就不再生气了。
在表达上:可以用语言代替愤怒的情绪,学着说:我需要什么,我想要什么。这样,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你需要什么,并且给予帮助。
但是,如果你呜呜呜地就像大猩猩一样手舞足蹈,暴跳如雷,我们看不懂,你在那里为什么生闷气,我们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