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同学瀚林,结识定达先生;因为定达,得以加入教导读书会。初闻教导读书会,并不觉得多有创意,相反,有些陈陋俗气。学习,老生常谈,太过宽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灌输式的教育,让我们无法体会学习之乐趣。高考,几乎成了为之崛起读书的唯一理由;分数,成了好生和差生唯一的评判标准;成绩,让人扬眉吐气,父辈无上荣光,也让人心灰意冷,父辈颜面尽失,怒其不争,恨其不才,祖上积德不够。
若不用分数来衡量学习,兴许,读书是快乐惬意的,灌输式教育能让人厌恶学习,甚而把人逼疯逼傻。广义的学习,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培训教育,都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无法油然而生兴趣,既然没了兴趣,学习就很难让你聪慧。毕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不比孩子吃饭,吃不下,追着也要喂两口,你总不能追着孩子,也要把知识塞进他脑袋。就算你把知识塞进脑子,那也不过是你灌出来的书呆子。
在我毕业的那一年,我的老师给我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让我在社会、工作岗位上要多学习,又不唯学习,不要用学校学的知识去判断这个社会。是啊,我们曾经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数理化,如今没人再问高等数学,立体几何……所有的人、事、物都不是传统的学习能理解和把控的。大学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真的不多,好的老师到处讲学赚钱,“客座教授”还真只是“客”,坐而论道,而少践道,也难怪我们上了几年大学,到社会上却到处碰壁。
学习固然重要,但怎么学,如何学,是应当省思的。学习是一个人伴随一生最重要的事,可我们总以工作忙,没时间等借口而忽略。师之劝导:“不唯学习”,是要我们不能被固化的条条框框约束了思维,不能用过往的知识经验体系桎梏思想,不能用过去的行知经历去判定未知的事物,要会变通,懂得自省。教导读书会倡导的是“自学习”,自学习不是自学,而是通过你的或别人的经历,身边的或听闻的人、事、物来反省自已,从发生的各种大小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进而指导自已的言行,强大内心。
一个人无论能力有多大,总无法盖过千万重细节,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有时是经历了几年风雨积淀,其至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以此链接自己,少走弯路,少载风雨,这就是自学习。如果你对此麻木,无动于衷,那没办法,谁也无法叫醒装睡的人,谁也无法挽救真正想死的人。
重庆教导读书会由定达先生发起,借教导读书会平台,致力帮助企业建立自学习系统和企业内训,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基业长青是与学习力文化分不开的,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学习力,不懂得自学习的企业能走多远;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自学习的人,能做到家庭和睦,事业有成。
教导读书会提倡自学习,个人可以通过自学习由内而外生发智慧,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于家庭、工作大有裨益;对企业来说,通过建立自学习系统,针对企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众智共享,生发集体智慧。
人,乃万物之精灵,有着聪颖的头脑,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是人都想拥有智慧,拥百万家财,一夜散尽不是不可能,而拥有智慧的头脑,就算家道中落,仍可东山再起,世间万物只有智慧是偷不去抢不走的。智慧,源于知识的积累,阅历是经历的堆砌,财富从知识的应用而来,读几本书并不能说有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庞杂的社会生活历练。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皆文章。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游刃有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胜千里,必须懂得自学习,由内而外地链接反省,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强大自己,方能立于不败。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枯燥乏味,我们厌恶理论和说教,我们无法尊从内心,不愿意去面对学习,更不愿直面内心。据说史玉柱的三株倒下后,内心强大静如止水的史玉柱并没有从此退出商海江湖,而是“闭门苦学”,在公园看书学习长达两年。我相信他不是纯粹的看书学习,更多的是反省,厚积薄发,东山再起。有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想准备的过程离不开自学习,这是一个不断接纳、链接、行动的循环过程。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学习,我们不再愿拿起笔墨了,我们开始固步自封,妄自尊大了。自学习让你重拾自信,让你步入通向成功的大道。
写此文,并非广告,也非定达所托,重庆教导读会值得关注,是因为重教导读书会是在布道,为大众布一条健康、幸福、成功的康庄大道,一条传善修行、积善积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