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话出自《追风筝的人》,它还有这样的下文:
“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别以为这是句肉麻的情话,它形容的是种救赎,来自别人,也来自内心。
别人给予的爱,能救赎我们冰冷的心;我们给予的爱,能为过去犯的错赎罪。
在赶考回程的火车上,我读了《追风筝的人》,它把我的疲倦一扫而空,甚至让我觉得,连那疲倦也值得感恩。
我的窗外,异乡的风景匆匆闪过,那句话在我脑海里一遍遍回旋。
“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想起陪我聊到凌晨三点的朋友,听见爸妈的叮嘱,也看见前路很长,路上总有鲜花和荆棘相伴而生。
这本书告诉我,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风筝,象征亲情、友情或者爱情,象征和平、故土或者救赎,象征一切最该被珍视的东西。
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友情:无关血缘的亲情,柏拉图式的爱情。
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一起长大,他们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羁绊。即使不考虑血缘,他们也是命中注定的兄弟。虽然直到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才终于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一起追风筝,一起爬树,一起讲故事,也差点一起挨打。
阿米尔的每个要求,都会得到哈桑这样的回答:
为你,千千万万遍。
遭遇背叛,仍然信任;遭遇伤害,仍然原谅。这就是哈桑对待阿米尔的态度。他永远温暖柔软,也给了阿米尔最坚硬的友情。哈桑很弱小,却可以在阿米尔遇到危险的时候,做出保护的姿态。
哈桑把阿米尔看做真正的朋友,所以包容一切,包括对方的懦弱和中伤。
他让阿米尔无地自容。
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其实仔细想想,友情、亲情、爱情,如果不考虑血缘与荷尔蒙,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亲人无条件包容我们的任性,爱人让我们感动和感恩,所有这些,友情也能做到,有时甚至做得更好。
真正的朋友,也许就是我们上辈子的兄弟姐妹,甚至可能是下辈子的恋人。
友情,不就是无关血缘的亲情,柏拉图式的爱情吗。
亲情:不要看,要注目;不要听,要聆听。
阿米尔的童年,是缺少关爱的。他生来就没了母亲,父亲也对他恨铁不成钢。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被父亲温柔对待。
成为被注目而不仅仅被看到,被聆听而不仅仅被听到。
这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为此,他也做了很多错事,背叛哈桑就是其中之一。
书中有一句话,是朋友对阿米尔的父亲说的:
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这句话值得被记住。人生的画笔,也应该在孩子自己手里。
关于亲情,不要疏忽。我们往往会忽略最亲近的人,同时也会伤害最亲近的人。
对亲人,请不要看,要注目;对亲人的话,请不要听,要倾听。
爱情:能让我踏实的,就是最好的。
关于爱情,书中描写得并不多,可也有一处十分打动我。
阿米尔来到美国之后,结识了爱人索拉雅。索拉雅算不上特别美丽,也没有很富裕的家境,而且曾与人私奔,有不太光鲜的过去。但她身上有一点深深吸引着阿米尔——
在她身边,他总会感到无比的安心。
爱情在消磨了最初的激情之后,剩下的无非就是安心和踏实。
石子挤进蚌壳,被时光冲刷掉棱角,在平淡却真实的生活里,慢慢磨成珍珠。
爱情就是有棱有角的石子,几十年的共同生活,把石子变成了珍珠。
战争:回到故国,变成旅客。
《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是美籍阿富汗人。在这本书里,他向我们展示了战争在阿富汗留下的罪恶。
战前的阿富汗,美丽,自由,孩子们快乐地追着风筝;战争来临后,阿富汗变成了子弹、炮火与死亡的舞台。
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战争让他迅速成长。
我望着清晨灰蒙蒙的天空,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而当他再次返回阿富汗,他说:
我回到了故国,却发现自己就像旅客。
在阿富汗,有很多儿童,却没有童年。
和平永远是值得被珍视的。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所有的漂亮话都悄悄溜走了。我在脑海里翻箱倒柜,最终竟然只找到一句:
谢谢。
谢谢脚下的土地,谢谢岁月的和平。
救赎:“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当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便选择了返回战火蹂躏下的故土。
他曾经伤害哈桑,戏弄、背叛、诬陷,他间接造成了哈桑的悲剧。
他要为儿时的背叛与伤害赎罪,哈桑虽已离世,但留下一个孩子。阿米尔要救出哈桑的孩子,把他带回美国,给他和平幸福的生活。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阿米尔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哈桑的孩子。在与人搏斗的时候,他的肉体痛到麻木,心灵却得到了真正的解脱。他终于不再受到愧疚的拷打,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最大的救赎。
阿米尔把孩子带回来,然而孩子心中留着巨大创伤,他已经无法正常地生活,他不笑也不说话。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带孩子去放风筝,他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哈桑。
风筝跌落,阿米尔去追风筝了,就像哈桑为他追风筝那样。
阿米尔追逐风筝,是为了那个孩子,更是为了自己。他追的已经不是一只风筝,而是他的友情,他的亲情,他的故土,他的救赎。
追风筝前,他对哈桑的孩子说:
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人生的蓝天上,飞扬着无数的风筝,是我们亲手把它们放飞,也是我们亲手把它们割断。
总有那么一两只风筝会断的,谁也不是圣人,疏忽在所难免。
所幸,线断了,风筝还在。如果肯追,总能把它追回来。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韩大爷的读写训练营 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