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hMao所认为饥饿的本质:波状发展》
并不是说断食期间不会感到饥饿,但是要记得,饥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常常认为饥饿感会不断加剧,最后令人无法忍受,必须用面包房的甜甜圈来填饱自己。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秘诀在于了解饥饿的程度是呈波状发展的,你只需要度过发展期就可以了。
回想一下你不吃午餐的时候,可能当时你正赶着要开会,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饿,但是又不能吃东西,饿着饿着,过了1小时之后怎么样了?饥饿感完全消失了。这时你已经度过了饥饿期。
断食期间忍受饥饿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往往喝些绿茶或咖啡之后就不会觉得饿了,然后就会进入下一阶段。饥饿感不会不断加剧,而是在产生之后,达到峰值,最后消失,你所要做的就是忽略它。饥饿感肯定会再次袭来,但是如果知道它会再次消失,你就会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
这一点甚至适用于扩展性断食。断食开始一两天的时候饥饿感非常强烈,一般第二天的时候最为强烈。之后,饥饿感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有人推测,脂肪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酮类有利于抑制食欲。断食的确会给人带来健康……甚至还可能让人感到幸福,断食一天之后就没有人抱怨自己感到饥饿了。有些人在断食的时候感觉很棒,甚至想再断食14天。实际上,所有断食研究都表明,人们在扩展性断食期间并不会感到饥饿。
断食3~7天。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荒唐,如果断食1天都做不到,怎么能轻断!断食7天呢?这种“蛮干”的行为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扩展性断食期间,身体逐渐学会将供能模式转换为燃脂供能,从而有机会感受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饥饿感是如何消失的。长期断食能够使身体快速适应。度过断食的前一两天之后,饥饿感就会逐渐消失,断食者会重获信心,相信自己不会被饥饿打倒。断食期间的确会感到饥饿,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怎么可能断食几天却不感觉饿呢?实际上,饥饿感的产生并不完全因为一段时间内吃没吃东西。相反,它是激素发出的一种信号,而不仅仅因为肠胃是空的。如果能避开食物的色香味等引起饥饿的非条件刺激,及引起饥饿的习得性条件刺激( 包括固定的吃饭时间、看电影、看球赛等常常需要吃东西的场合 ),也就能避开激素发出的这些信号。
断食有助于打破条件刺激,从而有助于减轻饥饿感,而不会增强饥饿感。饥饿感是一种意识状态,而不是肠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