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进行上半年度第二次出差,第一次出差到上海。
到上海的第一个晚上打车到酒店,被打车费惊讶掉,也被上海这个大都市的繁华所深深吸引。
在第二天到达公司培训时,收到同事给的20块钱餐券,再次感到开心,当下的内心OS:是不是可以在上海吃一顿豪华工作餐,毕竟厦门这边的餐标是10块钱。
然而打脸打的不要太快。
打脸的时候在于,我们每个人拿着20块钱的餐券去餐厅点菜,等到算账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倒贴10-15块钱不等。
而且基本是点一荤一素一碗饭,分量确实比较大,但是对我们来说,还是感觉到贵,在北京的同事也说这一顿午餐,吃了他一周的餐补。(base在上海的同事餐标10块钱,常年在北京出差,在上海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个时候想到的是,如果我在上海工作,我应该选择麦当劳、肯德基这类的全国统一物价的饭菜。
跟同事聊天的过程,了解到上海的物价比厦门高,消费也比厦门高,但是房间跟厦门岛内差不多持平,工资也比厦门高。
而且这个时候去上海,中午吃完饭,我们都是迎着微风,慢慢悠悠的在河边散步,看着微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整个工业园的设施很齐全,很多软件类公司在此入驻,吃的东西算比较齐全,瑞幸咖啡都有两个门店,还有一个酒店。
园区的绿化环境,我们很是喜欢,感觉很舒服,种植杏树、番石榴树等。
下午培训完,上楼到我们部门的办公室继续干活。发现上海的同事讲话好温柔,搞的我们都不敢大喘气的那种。都担心我讲话太大声,吵到他们。
都是很轻声细语的那种,这或许也是上海的文化之一。
晚上下班,老板载我们回酒店附近吃饭。
开车的过程中,老板说:“单双号限行,还堵车”。可想而知,这大都市的车有多少。而且还是在工业区,不是市中心,算是比较偏僻的地区了。
到了广场,感觉广场的美食比较偏北方,各种烤肉店齐聚,江浙菜反而就两家。
最后选择了一家烤肉店,大家一起吃饭,喝酒聊天,感受美食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这次到上海,还有一个意外惊喜,就是刚好连着两天碰到招我的同事,跟对方很愉快的聊了天。
今天下午培训完,赶紧赶车去机场。在路上看着高楼大厦,内心深处感叹,果然是大上海呀,建筑也是有其独有的风格。
同事也说,大城市的发展机会会比较多,或许吧,因为公司多,岗位多,选择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卷呢也是真的卷。
出差两天,就这样过去了。回厦门的路上,感觉到很累,可能这就是舟车劳顿吧,每次出差回来,都要缓几天,在想老板经常性出差,以及其他同事到处跑的,是怎么样的感受。
以后还是尽量选择在厦门培训,我只要离开厦门,除非回我家,不然都感觉到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