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 我无耻地把作业当做作业交了。算违半个规吧?但键盘不好真的是敲到手指痛了,不得不说报了写作班以后,两千字对我来说就是
太!容!易!了! 啊!
但并不代表我还会单独出来写作业啊,
因为我想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我写情书(拉倒吧,不会给你们看的,哼)
多么可笑,单身狗还有情书写。
深圳前海企业公馆去过两次,上周一去的第二次,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跟办公楼的设计,对这种新型企业办公空间的认知与上次相比的确不一样。(可以说是大二与大三的区别)
上一次是摆着凑热闹的心态去看的,在导游的介绍中快速逛完的园区,通过听导游讲解,知道了这片企业公馆的前身,以及入驻企业,发展趋势等等的概况。在参观的时候并没有很细致认真地看他的建筑本身,或建筑的设计与人的关系,而这次的参观,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还参观了隔壁的青年梦工厂,并意外收获了一些新点子。
因为上次有个概况,所以这次并没有全部看完,只看了印象深刻的几座建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味源餐厅,上面的餐厅屋顶设计!可惜照片不见了,特别是它上面书吧的设计,泡上一杯咖啡,然后在那里过一个下午,一定很悠闲。(没图真的不好说)
然后是后面银行上面的上人楼梯,上次已经有深刻的印象,这次来楼上比上次更为开放了不少,木地板跟石地板的交错布置有效地区分了空间,是一种很好地空间区分模式,上去的坡道较陡,可能不是无障碍通道,但效果还是很棒的,很符合错落有致的感觉,但又不会显得凌乱。门口的招待大厅也去了,遗憾的是上次有趣的公共空间的布置已被那些招商引商的企业占掉了,连本来门口的沙盘模型,都被那些地产发展商给占掉了,所以不能很好地观察整个大的基地状况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次我们来的可能比较早,然后那些设计给员工的跑道没有人在使用,但这次我们能见到好几个上班族在跑步,把这个总裁别具匠心的设计给用上了,整个园区的氛围生动了不少。
对面的青年创业梦工厂做的比想象中的要好不少:不得不提的是吸引我去的地方是开门的3W咖啡馆,联合办公空间,是我这次办公楼设计的主要思路之一吧,可惜的是那里的3W咖啡厅并没有案例上说的联合办公空间,他说我们在XX地那里有那种空间,但这里比较小所以,只是一个单纯的咖啡厅,但是还好吧,里面虽然餐桌比较普通,但一般的会议办公空间的痕迹还是能在咖啡厅里找到,比如,通过小型绿色植物的围合创造出了一个小型会议室,当时还有一群青年在那里打牌,感觉挺不错的。
深圳宜家的话,当然,上次广州宜家的阴影真的是太大了(主要是人太多太多了)导致听到宜家两个字都会不寒而栗。不过正因为有了广州宜家的对比,使参观深圳宜家的感觉更为特别一些,宜家作为一个工厂型的大型商场,购物流线可谓真是别具一格,在宜家,只要跟着它设定好的流线走,会很全面地浏览完它全部商品,而且也会一不小心买了很多没列在购物清单上的零零碎碎。
深圳宜家的话,首先人少了,当然购物体验就上来了。推这个小车车,然后看到各种家具,可能因为面积够大的原因,相似风格的家具放在一起会更有冲击力,使人购物欲望更强。第二个是独立设计的样板空间,很符合我们这种对室内设计涉足并不深的建筑学学生,虽然以前做个住宅设计,但毕竟是别墅设计,里面限制太少,而且大空间难免使人对家具尺寸的把握与摆放差强人意,样板空间都做得比较小,或者说较为紧凑,但小鸟虽小却五脏俱全,其实如果早点去到的话,相信对我们上次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坊和LOFT的办公空间的布置会起到很好地辅助效果,毕竟身临其境跟只浏览案例图片的区别太大了,坐在样板空间,然后想象自己是这个空间的主人或客人,然后找空间中设计的不足还有优点,这是我那天在样板房里最喜欢的折腾方式之一了。第三的话就是宜家的“公共食堂”了,可能眼睛比较小没看清楚,但我印象中,宜家的餐厅比购物区的人还要多,估计是周围办公的人都过来这里吃饭了吧,饭菜挺nice的,印象深刻的是餐厅中排队时候手边的餐盘栏杆设计,极大的方便了排队就餐的人,而且点餐流线跟购物流线一样分明,相比学校食堂或者其他大型公共餐厅人性化太多了,人多而不显得乱,这可能是在一个人超多的地方难以实现的吧?就餐时的桌椅设计跟人行走道设计,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就算身边的人走来走去,你都不会感觉到有多奇怪,可能是桌子故意留出的边缘使人有合适的安全距离吧?
后来去的南科大也是去过的- -。以前的调研报告没有找到,但对这所谜一般的学校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就不写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学校的草坪坐上去就很舒服很惬意,我们学校的草坪坐上去就显得很傻逼,不知道是设计师的问题还是规划师的问题,亦或者是我的问题?
最后说说这种团体参观建筑活动的思考吧?我觉得实体建筑和照片上的感觉真的差太远太远了,怎么说呢,在华东参观前后对这个想法更加确定了,比如杭州的象山校区,真正见到的王澍哲学的思考好像有那么一丁点理解了,那种空间感和震撼感和以前对着屏幕,对着课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还有就是对新基村的参观,是我第一个提出要游船的,我喜欢的是通过这种实际的活动(在当地也算是游玩吧),但如此快捷有效地看清我们的基地或者我们的设计周围正在发生什么,或者需要什么,不是更有意义吗?想不到某同学说那天我们去玩了一天- -。
好像是扯得有点远了,总结来说就是很重要吧,反正再苦再累我也是对这种参观举手举脚赞成并参与的,每次各个年级的参观我都很积极啊。这不,这次去的地方我都去过的其实- -。
方式嘛,当然是越多越好的,我建议哦,我们最好是先在当地自由活动,然后再在离开之前找个地方讨论半个小时,就直接在当地开沙龙的意思啦,或者老师组织,或者老师要求学生自行组织,当然老师不能讲见解,要不久太没意思了,要的是学生输出的过程,虽然是对同年级的学生啦,这样学习起来才不会这么枯燥吧,但一定强调的是!
在!当!地!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