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同事一起去看《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看完后我是哭着出电影院的。
同事说你是不是深有同感,才哭的跟失恋一样。不矫情的说一句,还真是这样。
俗话说,跟朋友绝交不亚于跟男友分手,所得到的伤心值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谁的青春时期没几个没心没肺,天天互损,却怎么也离不开彼此的死党,我就有,还是两个——王小兔与范大婶。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小兔时,是在宿舍的寝室里,她来通知新生集合时间,我起初以为她是老师,没想到她却是我的同桌。王小兔性格很开朗,成绩也很好,与她同桌的那几年里,她硬生生把身为学渣的我,逼到了全班前十名的位置。
王小兔很具有人格魅力,与她相处时,总是笑笑闹闹,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点,都会成为我们的笑点,呵呵傻笑一整天。我们一起上厕所,一起吃饭,一起分享彼此的少女心事,一起在外人面前袒护对方……我们会在上课时偷偷互传小纸条,天南地北的瞎聊,比如聊英语女老师怪异的服装搭配,聊什么时候去网吧包夜玩游戏,聊什么时候找对象,聊喜欢的男生类型……她不嫌我磨叽,我不嫌她邋遢不爱卫生。
相处三年,我们从未真的吵架过,就算是发生了小摩擦,十几分钟后,彼此就像是没事人一样,继续一起乐呵乐呵的跑去打游戏。那时我和王小兔形影不离,就算是放假回家,每天也会通上一个多小时的电话,聊着熟悉的话题,吐槽着今天遇到的人和事。那时候,免费通话的时间只有三百分钟,基本上我每个月都不够用。而现在,我有足够的通话时间,足够的话费,却再也找不到能和我畅聊一个多小时的人。
范大婶是我和王小兔共同认识的朋友,她就坐在我们前排,一开始关系并不熟络,慢慢的,不知不觉就变得热络起来,从此我和王小兔的二人行,也变成了三人行。范大婶可谓是和我们很投缘,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她性格同样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却有种女王范。范大婶嗓门大,每次食堂中午打饭,全靠她响亮的大嗓门来吸引打饭阿姨的注意力。那时候范大婶还有一个相恋六年的男友,他两的相处方式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我和王小兔曾经都苦口婆心的劝她分手,她每次都只是沉默。在那个年纪,我和王小兔都只是单纯的想让范大婶脱离苦海,远离渣男,却没有顾虑她的感受。但换到现在这个年纪,看到的,感觉到的,却比那时候要复杂的多。
那些傻乐傻乐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觉得既亲切又陌生。那时候班里同学还给我们起了个“三剑客”的外号,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宿舍只隔道墙,我们曾经约定要做彼此的伴娘,约定毕业后每年至少聚一次,约定十年后看看谁的变化最大,甚至猜想着十年后的彼此,会出落成什么样,我们陪彼此走过了人生中最美好了三年时光,那三年里没有任何争吵,回想起来的全是我们三个没心没肺的笑声,我们曾经还在学校小道上,大声喊彼此的名字,祝彼此生日快乐,我们约定彼此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当时也以为,我们的友情坚不可摧,就算是争吵也不会把我们分开。
可也许是年少时,总是太过敏感,对得失看的不那么重,只是一丁点小小的问题,仅因为一个不好开口说,另一个反应慢没注意,关系就这么渐渐疏离。无关乎爱情,无关乎争吵,只是心渐渐疏离。我的原因居多吧,我还记得王小兔与范大婶找我摊牌那一天,我在食堂哭到抽筋。第二天正好放假回家,毫不夸张的再家里躺了两天,也哭了两天。而这时,我们还有一个月就即将毕业,不同城市的我们,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见面。那一个月,我和王小兔分别申请回家复习功课备考,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知道怎么面对彼此,害怕那种曾经对着对方口无遮拦的胡侃,到现在却连一个眼神接触都感尴尬。
我、王小兔和范大婶,已经很久没有联系,有时想到他们,嘴角都会忍不住微笑,虽然这段友情的结局不完美,但她们曾经带给我的快乐却一直都在。她们两个是活跳的小天使,将温暖和快乐带给了闷骚的我。
我想友情是经受得起考验,女生之间的相处本就是细腻而敏感的,就像七月与安生中的那句台词:我恨你,可我也只有你。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仍旧感谢我的生命中,曾经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