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不会好好说话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510天早安问候。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不会好好说话.

胡适说过:“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把生气的脸摆给亲人看,比打骂还难受。”

很多时候,感情是冷还是热,完全取决于你对对方说话的温度。

一旦有其中一方不能好好说话,那这段关系就没有幸福可言了。

不仅夫妻关系这样,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语言不会伤人肉体,但却是最锋利的武器。

早期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实实在在影响了孩子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

胡适的母亲性子温和、宽宏大量,跟谁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从没说过一句伤人心的话。

即使胡适犯了错,母亲从来不在外人面前骂他一句、打他一下,而是到了夜深人静时,关上房门,心平气和地跟胡适摆事实讲道理。

多年后,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孩子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

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教养。好好说话,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如何好好说话呢?

非暴力沟通不仅能稳固恋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将寒战间的关系迅速解冻。

以下,是它的四个要素:

1.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眼前看到的事情,不要着急把自己置身事内,而是先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不要给出任何形式的评论。

比如,面对老公打游戏,自己很生气的时候:

“你怎么天天打游戏?”是评论;

“你已经连续3天下班后打游戏了”则是观察。

2.感受。

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开心”、“生气”、“沮丧”、“悲伤”……

比如,面对伴侣的忽视:

“我真是失败啊”是想法;“这件事令我有些失落”则是感受。

3.需求。

当我们感受到失望、难过时,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不是他人的行为导致我们失望、难过。

比如,面对老公打游戏,我们的需求可能是:

“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而不是网吧。”

4.请求。

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怎么做,或者,对于自己,明确自己要怎么做。

请求越具体越好。

比如,面对打游戏的老公,我们的请求是:

“我希望你能放下游戏,我们一起把家里收拾干净,一起安安静静的吃顿饭,你觉得怎么样?”

观察+感受+需求+请求

按照这样一套流程下来,没有情绪化的表达,既可以明确自己的诉求,对方也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做些什么,家庭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好。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

好好说话,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