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七塘的赶场天

    真正离开七塘有八年了,小时,初中,到工作,一直都是家的栖息地。七塘是我致青春,忆芳华的根据地。而今如何呢?

              热闹有序的农贸市场

    每到尾数258号 ,就是赶场天 。映入眼帘是“七塘镇综合农贸市场”。物产丰富,应有尽有。手提打整干净的鸡鸭,用火枪烧猪皮的肥肉,现剖的黄鳝、草鱼、白鲢、鲫鱼,时令的蔬菜水果……肩扛,背篓齐上阵,小孩老人年青人穿梭。叫卖声,讲价声,遇到熟人攀谈声,声声入耳。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于综合农贸市场。 市场里分区细致,还有便民摊区,方便自己种菜的农户出售吃不完的小菜。摊前都是交易现金,用二维码的没有。想起曾经为了小菜的价钱,斤斤计较半天。当时,市场里看见老师,就说酸,当然可能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是当时的确是工资低,每个月到月底都是捉襟见肘。现在碰到一个老家崇兴村9队的熟人,现在改成喜观村了。摊前摆上整齐的藤菜,青绿羊角的美人椒,第一批的新鲜传统白黄瓜,短胖短胖,花蒂仍在。看见我后,老远就招呼了。60几岁,黝黑光滑的皮肤,笑呵呵的,边称秤边说:“你们工资提高了,生活好了。”“大家都好了。”我粲然一笑。乡场大抵只有赶场天才热闹,平时也许门前冷落车马稀。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到县城去了。我望着市场天棚外露出的天空,浓云翻滚,雨后慢慢初晴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悠远弥新的老街

      进入老街,冷乱而干净。曾经其实只有一条街。从南场口,一走到底北场口。摩肩接踵的行人在逼仄的街道仿佛晃动。供销社,医院,公社,信用社,小酒馆,照相馆,发廊……1996年-1998年,当时我们住在电影的放映室,冬如地窖夏如火炉,夏天外面下暴雨,屋里下微雨,墙角的电视机被雨水淋得全是马赛克。从结婚到孩子两岁多。出入公社的地方有一个狭窄的甬道,左边是电影院的高墙,右面是长着青苔和生命里顽强的小草和小花一堵石壁。一到夏天,不敢出入,石壁上偶遇小青,是常有的事情。苔痕挂小青,草色藏惊悚。一个人怎敢冒然前行。早上4点半左右,卧室临近正街。耳畔总是想起高声的叫喊:“姜——胡——亨,肥肠,5斤8两,4斤7两。”夜晚的宁静,就被肥肠的吆喝声打破。

十八梯是出公社的向左上坡的街道,我们正好住在旁边。现在只保留一点靠放映室,18梯步。用新的石头码起了18梯坡坡坎坎。没有了经历多少马蹄,人的脚步踏出的岁月的痕迹,多少的前尘往事如云烟弥漫。

整个街道都铺上新的石块,即使是赶场天,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门前的台阶和石头缝间隙处,不知名的小草傲然挺立着。颓圮的夹壁墙,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包谷地,泥土做的干檐口用水泥打磨得平平坦坦。有的人家紧闭门扉,有的偶尔也有留守老人。住在老街里的居民正端出板凳,数落门前远树云卷。他们绽开笑脸,都说是十九大之后,老街焕发了新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渐行渐远的老手艺

    市场里有修手表的,围观的人寥寥无几,一张小桌子上,摆上旧的手表,也是几款国产的电子表。现在的年轻人,都用上了手机,即使用手表也是为了装饰。不在乎时间是不是准确。修手表的中年人,百无聊赖的打望着在眼前晃动的人群。

    刚进老街场口,就看见两起剪头发的剃头匠,长着长发满脸胡髯的老者排着队在等候。剃头匠一脸的专注,剃头,修胡子,一板一眼,唯恐掉了一根参差不齐的长发,必须整整齐齐。胡子刮得光光的。由于经验娴熟,动作流畅,剃头匠吧唧叼着烟,右手拿剪子,左手控制头的方向,或仰或俯或左或右,一阵有序摆弄。剪头的人,前后仿佛判若两人,年龄顿减,年轻了十岁不少。乐滋滋地走了。

    场口有个裁缝,她的孩子是我的学生,寒暄了几句,就埋头赶手边堆积的缝补活。另一个裁缝,是我们的老熟人,窗户正对着他家的缝纫店。“向婆婆正忙着呢?向师傅呢?”向婆婆抬起头:“向师傅在天国去缝补了。”善良的向婆婆,戴着老花眼镜,眼镜悬挂在鼻梁上,似乎要掉下来。她一辈子都在缝纫,细细摸摸,做工精致,线路工整。做寿衣、棉袄、衣服,现在只做寿衣和老年人的衣服以及缝缝补补。向婆婆的幺儿子争气,大学毕业后,很早就自己创业,条件优越,做饭都请人。向婆婆说,我在老街自由自在,做喜欢的裁缝,这就是享福。还有很多的老熟人,陪我聊天。赶场天的人多些,当时旁边还有两个正在等待缝补的人。像向婆婆一样在老街里,能一辈子坚持着做手艺,不怕吃苦,内心淡薄,乐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还有几人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乡的赶场天,热闹而冷清。时代变迁,世事浮沉。不变是我们依然保留纯真。同时希冀七塘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河风有一点腥,还有一点凉。河风吹过阳台,吹过新月婆婆,吹过她身后小小的客厅,关婆婆还没回来。 阳台下面的河实际上是...
    每天看故事阅读 636评论 0 0
  • 人惜余生犹车载, 花满花期花自埋。 又恐果黃秋无籽, 何时何虑为何开?
    墙角的梅花阅读 217评论 3 3
  • 孩子发脾气,闹情绪,有时候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当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
    乐CXF慧阅读 133评论 0 0
  •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没有之一。从学生时代起,这部书就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 知道“红楼梦”这个词...
    赵小小阅读 500评论 0 1
  • 这一首,其实是汶川地震给我的诗。 十年后,般若多光的诗写到了重建,而这一首,仍是那时,是痛。 图片截图自黑屏。 《...
    车槐阅读 1,826评论 6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