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候?
有时候看电视,电脑,玩游戏久了,怎么也不想干其它的正事?
有时候沉迷于书本中,爱不释手,怎么也停不下来?
有时沉浸在学习的状态里,欲罢不能,就是不想停下来?
这些都是增强回路在作用,让我们沉迷于某种状态中,无法自拔。
《系统之美》一书的作者德内拉·梅多斯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增强回路”,它的发生就好比两个小孩子发生了争执,一个人打了一拳,另一个人就更用力地踢一脚,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
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比如,如果我们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信息,那我们的注意力就很可能被有趣的消息、好玩的视频、吸引眼球的标题一路吸引过去,每一次点击都会让人产生更强烈的点击欲望,回路不断增强,注意力呈无限分散的状态。
同时,情绪一旦适应了轻松有趣的状态,便会期待获取更多轻松有趣的信息,这样又形成了一个情绪增强回路。
一天才刚开始,注意力和情绪就受到了影响,面对困难、枯燥的工作时,就不容易进入状态了。
但反过来,我们也可能进入另外一种状态。如果起床后我们能刻意避开轻松和娱乐的吸引,先去读书、锻炼,或者做些重要的工作,精力就会呈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
比如起床后先去锻炼,就能让自己头脑清晰、精力充沛,在这种状态下做重要的工作就会非常顺利。工作越顺利,状态就越好,回路逐渐增强。
再比如早起后先去阅读,读得越多,脑子里的问题和感触就越多,反过来又会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回路逐渐增强。
行动回路一旦增强,我们就会进入高效和充实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流的状态。此时,我们能够享受做事的快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可见,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要事第一!
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增强回路的起点,做出有利选择所消耗的自制力是最小的,如果等负的增强回路形成,再想改变就难喽。
好比你沉迷抖音已久、各路消息回复不迭的时候,再想心无杂念地工作学习怕是没那么容易了!就像开篇提到的第一种情况。
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记得樊登读书也曾讲过相同的道理:有时候我们就是不想做事,这时候我们只要强制自己去做就行了,只要一开始,一切都会进入正轨。
选择去做知识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有具体的行动目标,行动方案,才能进入高效行动。
也就是要有清晰的做事思路,计划,方法。这些综合在一起,才算有了行动力。
因此,清晰力是我们要特别明确并运用的法宝。
也就是在行动初就明确具体任务,然后有的放矢,高效去完成任务。而不会花大量时间用于犹豫,徘徊,止步不前。
比如阅读,就要明白阅读那本书,从哪里开始读,读多长时间等。
也就是明白任务,知道我要干什么,干多长时间,怎么做。
这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刻意练习的方法不谋而合。在阅读时,把刻意练习的方法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极大的效果。
首先明确任务,然后专注学习,再及时反馈,注意难度匹配。
在阅读时可以这样操作。先明白要读的内容,进入专注阅读,读完之后回想这一节讲了什么,罗列出要点,然后反馈,写出阅读收获,在自己触动的点发力,写出自己的认识,以及产生的关联,甚至对生活的启迪与指导,并因此发生生活的改变。
在这样的读写结合的思考过程中,大脑的读写回路增强,就越喜欢干这件事,就会产生更大的兴趣,进入更好的阅读。
只要我们遵从一个规律去选择:喜欢的,对自己有用的,能对自己产生触动的,就是匹配的内容。这就是与自己阅读能力匹配的舒适区的阅读。
掌握这一点选书的要领,阅读就容易走上正道,在这一正向回路的加持下,阅读效果会越来越好。
越来越发现,许多知识点都是相通的,比如要事第一,脑回路增强,专注,心流,舒适区边缘,等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知识粗浅的我,先前没有学习,不知道罢了。
知识的世界真奇妙。
“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让我们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态,用空杯的姿态,走在阅读写作的人生路上。
只要有份愿意的心,有份快乐的情,有种要做的行动,足矣!
与书为友,永远不孤独。
与书为友,将会获得富足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