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第一次和二年16班的孩子们见面,为了在素未谋面的孩子们面前立起老师威严的人设,我拿了一本课外书,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讲台上一边阅读一边等待他们。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我断断续续地翻阅着,从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到最后一位孩子入座,足足有半小时。现在想来都不可思议,8岁左右的孩子竟然能在教室里面安安静静坐了半小时。
从2022年12月12日到2023年2月6日,和孩子们将近2个月没见了,今早孩子们来报到,没有人捣蛋,个个都腼腆可爱,早读都能按要求做好,甚是令人喜欢。尤其是若绮和书豪两位小朋友,但这些有点拘谨的表现毫不影响我给他们制定的收心计划。收心计划有二:第一个便是狠狠检查作业,只要有一项没完成就领不到新书,就算已经写完放在家里的也算没写完;第二个是降低缓冲带。第七第八单元是线上学习的内容,听写马上安排。你问效果怎么样?效果当然不好了,没有一个全对,五分之一的孩子有50%的字听不出来,有3个平时学习还不错的孩子的答卷令人不满意,我的心拔凉拔凉的。不过这传递了一个信息:接下去复习可算是得往那处使劲儿了。比如水汽的“汽”、急忙的“急”、纸船的“纸”、爪子的“爪”……
敲打着键盘,闻窗外虫鸣,现在这会剩下的18位同学应该在奋力补作业吧。真想走进孩子心里,去看看没有领到书的孩子他心情是否复杂;想问问听写时写不出来心情又是如何?应该是挺不安的吧?毕竟他们才8岁呀!
在分享孩子们提交到作业帮上的作业《2022年让你引以为傲的事》,当我点到肖勇的名字时,他的同桌欣怡望向他,他们俩眼一对视,肖勇便害羞地转头同时嘴角上扬。此时其他孩子眼睛瞪得大大的,随意的坐姿让人感觉其态度并不随意,我想他们定是在期待下一个是不是点到自己的名字吧。涵凯小朋友想法很奇特,尤其是上课时的状态会让我不知所措。12月12日线下转线上大约两周内,他一直在外婆家,没有完成作业帮的作业,他妈妈告诉我,虽然涵凯没有上传作业但是有完成。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想必完成情况不理想吧;果然,这次返校检查作业,他一项都没有完成,以至于不能领到新书本。他应该《2022让你引以为傲的事》这项作业内容是陌生的吧;今天他呆呆地坐位置上,专注听地我分享,眼神闪烁着一种光,那是其他孩子们没有的,那就是羡慕之光。
想法奇特的他倒也不是令人头疼的孩子,他是懂老师动作语言的。他只是需要老师多多关注他,多多相信他,多多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