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需要做好所有事情,一辈子做好一两件事情就可以活的很好。
2.不需要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也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过于追求好人缘是一种精神枷锁。
3.要有自己的原则。不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而是你怎样对待自己,别人才会怎样对待你。你首先得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别人才也会这样对你。
4.管好自己的事,少管别人的事,这就是阿德勒说的课题分离。把注意力用在自我成长和做好自己的事情上,而不是老想改变别人,少去改变别人本质上是放过自己。
5.原来的基础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是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6.不预设别人是坏人。要觉察自己的敌意,不要预设别人都是坏人或讨厌自己。敌意激发敌意,善意激发善意。自己的敌意降低,和人相处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提升。
7悲观不等于深刻。警惕自己的悲观主义倾向,不要悲观还悲观出优越感来。悲观容易让人无力,而且许多人的悲观只是为了避免失望。真正有意义的一天是把今天过好,而不是在悲观主义中寻求慰藉。
8.要学着表达对别人的喜欢或多看别人的优点。这个喜欢不单指男女,也包括其他所有人。同时少通过批评贬低别人追求优越感,这是心理成长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会让自己心胸更开阔,也更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9.要有多个回合的意识。无论做事情,还是和人沟通,都不用老想着一次就完成。要有多次尝试的意识,一个回合不行,可以再试一个回合。这样的话,我们处理事情和关系的能力都会变强许多。
10.要树立成长型思维。卡伦·霍妮说,“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一个人的力量感、思维方式、关系能力、做事能力,都可以循序渐进的不断进化提升,要用发展眼光看自己。